肇慶位于廣東省中西部,東臨珠江三角洲腹地,西靠桂東南;上連蒼梧,下接南海,為粵西通往西南的咽喉之地。現轄有端州、鼎湖兩區、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旺)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縣,代管高要、四會兩市。行政區域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90萬。
肇慶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經專家、學者論證,肇慶的封開縣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曾兩度作為嶺南首府所在地。封開縣境內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新石器以及青銅器時代的古文物,是遠古人類在此活動的重要實證。說明肇慶具有嶺南文化發祥地的特殊地位,是當之無愧的“嶺南故里”。
肇慶城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史書記載,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廢縣設郡;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廢郡設府,稱端州府;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將端州府升為“肇慶府”,以示“吉祥喜慶”。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廣州都督府設在肇慶;明朝嘉靖年間,兩廣總督府設在肇慶;清朝初年,朱由榔建立抗清的南明永歷政權,其行宮也設在肇慶。肇慶悠久歷史,為這里培育了燦爛的文化,僅文物景點就有300多處,有宋代建筑的梅庵、保護完好的宋城墻,建于明代的嶺南名剎慶云寺,還有西江兩岸的祟禧、文明、元魁、巽峰四塔和披云樓、閱江樓、以及有“千年詩廊”美譽的七星巖摩巖石刻等。1994年1月4日,肇慶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廣東省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肇慶山清水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這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星湖風景區分布在城區之中。七星巖湖山一體,是兼有陽朔之山、杭州之水的“嶺南第一奇觀”;鼎湖山設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生態定位研究站,空氣負離子含量很高;省級風景名勝區還有封開龍山和懷集燕巖風景區,封開龍山景區集花崗巖、石灰溶巖和砂頁巖三種地質地貌于一地,極為罕有;懷集燕巖的金絲乳燕屬珍稀品種,每年農歷六月初六攀巖取燕窩表演驚險絕倫,加上當地少數民族的貴兒戲,古老別致。其他已開發和尚未開發的景區景點還有許多分布在各個縣(市)區。
肇慶物華天寶,堪稱為嶺南綠城。肇慶屬亞熱帶氣候,西江、綏江橫貫市區。這里既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帶,又有粵西丘陵和部分山區,各種資源和農副土特產品十分豐富。不僅有松香、桂皮、竹、杉等林產資源,還有金、鐵、鎢、錫等礦產和金屬資源,僅黃金儲量就達全省探明儲量的80%以上。肇慶湖光山色,綠樹成蔭。全市有林地面積120多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0%,有4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0處省級森林公園。全市目前的天然林和人工林近300個科,1200多個屬,2500多個種,其中喬灌木近1000種。據不完全統計,全市野生動物有210種,其中鳥類150種,兩棲類11種。其中不少馳名中外的珍貴物種,是南亞熱帶地區的物種寶庫。優越的生態環境和秀麗的山水風光,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來肇慶觀光和休閑度假。
肇慶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現代化城市,這里是一塊充滿生機的投資熱土。肇慶作為廣東中西部地區的重要城市,是連接珠三角核心地區和大西南地區的重要“龍頸”,在當前的泛珠三角發展戰略中占有非常明顯的區位優勢。目前,在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全市人民正在優化投資環境,不斷擴大招商引資范圍,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搭建起市場化、國際化的招商平臺,廣泛吸引海內外投資商前來肇慶發展。根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我市也確立了科學的發展觀,積極實施東引西連戰略,全力打造三大經濟板塊,加快建設經濟文化名市,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肇慶正處在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和協調發展的新時期,是充滿生機的投資熱土。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肇慶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朋友們,肇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這里有百種文化、千里美景、萬般風情!這里有幾百萬質樸善良、熱情好客的人民,肇慶正以滿腔的熱忱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