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倫布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杰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簡稱扎什倫布寺。位于
1447年,在當時的后藏大貴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瓊杰巴·索朗班覺的資助下,興建扎什倫布寺,前后歷時12年始建成。根敦珠巴任第一任法臺。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曲結堅贊對扎什倫布寺進行擴建。以后,又經歷代班禪的不斷修繕、擴建,遂有今日之規模。全寺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僧人最多時曾達到4000余人。扎什倫布寺共有四大扎倉(僧院)、62個米村(依僧人來源的籍貫而定),佛堂和靈塔祀殿近60座。寺中心為殿堂區,建有措欽大殿、四大扎倉、班禪拉章、強巴大佛殿、班禪靈塔祀殿等。
措欽大殿是扎什倫布寺最早的建筑。殿內講經場,約有500平方米。大殿經堂有48根柱子,可容3000余人,是全寺法事活動的中心。殿北凈室內供有根敦珠巴為紀念其經師喜繞僧格塑造的釋迦牟尼佛像,正中供宗喀巴師徒三尊像。凈室右側為強巴佛殿,內供高11米的強巴佛像,兩旁有一世達賴親手塑的觀音和文殊菩薩像。左側為度母殿,內供鍍金白度母像。殿西部為護法神殿,有大威德、六臂依怙、白衣怙及吉祥天女等。
四大扎倉之一的夏孜扎倉,主供宗喀巴之壁畫像及鍍金釋迦牟尼銅像、六臂怙主等。吉康扎倉的大殿經堂共有24根柱子,主供佛祖釋迦牟尼及其八大弟子、扎日瑪尊者、姊妹護法神等。托桑林扎倉的大殿經堂共有24根大柱,分東西兩側凈室。西側凈室內供釋迦牟尼佛像、十一面觀音、手持金剛等,東側凈室內供釋迦牟尼主眷三尊像及天女護法神等。阿巴扎倉為全寺的密宗學院,是由四世班禪羅桑曲吉堅贊于1615年興建。經堂有16柱之多,內繪有眾多有關本尊上師的壁畫,供金剛上師寶座及貢覺堅贊大師之銀質靈塔。班禪拉章即指歷世班禪在扎寺的行宮,寺內有行宮4座以及諸多寢宮。1660年第四世班禪羅桑曲吉堅贊接任該寺第16任法臺,并對該寺進行大規模擴建。1645年固始汗贈羅桑曲吉堅贊“班禪博克多”稱號;1713年,清廷冊封第五世班禪洛桑益希“班禪額爾德尼”。至此班禪地位得到確定,該寺也成為歷世班禪大師駐錫之地。
強巴大佛殿于1914年由第九世班禪曲吉尼瑪主持興建。殿高30米,建筑面積862平方米。該殿分蓮花座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及冠部殿等五層,經木梯拾級而上。用去黃金8928兩,紫銅231450余斤。殿內供奉的強巴佛高達26.7米,其臉部寬4.2米,耳長2.8米,手寬1.6米,長3.6米,足長4.2米,肩寬11.5米。僅鑲嵌在佛像眉間的白毫就用了直徑3厘米的特大鉆石一顆、直徑1厘米的鉆石32顆,大珍珠300余顆,琥珀、珊瑚、松耳石等1400余顆,可見其造價及工藝水平。
扎什倫布寺除在藏歷每月的八日、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舉行法事外,還在正月十五日的“神變節”、四月的“薩嘎達瓦節”、九月二十二日的“降神節”、十月二十五日的宗喀巴圓寂紀念日舉行法事活動,祈求佛法昌隆、眾生平安。該寺最有特色的節日是“司莫欽莫”,類似于拉薩地區的“雪頓節”,也是僧俗同慶的節日。扎什倫布寺除了藏有價值連城的佛像、佛塔、唐卡等外,還有手寫的貝葉經和用金粉抄寫的《甘珠爾》、《丹珠爾》。此外還有明清時代的各種瓷器、琺瑯器、玻璃器等。所有這些都是研究西藏各個歷史時期政教和社會發展的無價之寶。另外,扎什倫布寺的壁畫也很有特色,其形式變化萬千,色彩鮮艷奪目,用筆細膩工謹,是佛教藝術的又一杰作。
下一站·西藏備氧全景游丨5星希爾頓〇四大5A景區·賞桃花·觀冰川雙臥12日游或臥飛10日游
¥6980起此生必駕穿越318川藏線大美經典川藏線-成都進拉薩返,探尋神秘北緯30°的極致風光,書寫你的旅行傳奇
¥98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