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鎮歷史悠久,據江北縣志記載,元末明初已有小集市,清初商品經濟發達,置隆興場。民國初改為龍興場,2003年6月和并天堡寨鎮6個村,既現在的龍興鎮。
從高處鳥瞰古鎮,一條狹長的街道迂回蜿蜒,長長的青石街道兩邊,是青磚黑瓦的典型巴渝民居,窗格雕有精致的木刻花紋,細膩含蓄。
街邊商鋪的店門都是老式木門,鎮中間的“全生堂”藥鋪,距今已有110余年的歷史,是古鎮最老的店鋪。店主徐春師傅介紹,他們有自己配制的家傳藥方根治疑難病癥,數十年來生意興隆。
年逾七旬的陳旺星,是古鎮有名的赤腳醫生,穿著長袍,用銀簪將白發插成古式發髻,在街邊擺一個草藥攤,氣定神閑。他說自己皈依了道教,挽發髻方便別人辨認。
鎮里居民日子過得恬淡悠閑。老茶館里,喝蓋碗茶,打小麻將;小酒館里,花生米、豆腐干、著名的自制唐豆腐像冰糖葫蘆般一串串掛著賣。店主說,一天能有100多元進賬;而石磨上老豆花飯、永鮮湯圓,也是古鎮讓人垂涎的美食。
狹長的街道上,坐落著全鎮最著名的建筑———華夏宗祠、劉家大院、龍藏宮、御臨河。
“華夏宗祠”,原為富豪家的祠堂,改建后用來供奉百家姓始祖。一進大門,就可看見1米見方的金色大字“根”。宗祠中,陳列著炎黃兩帝像、107個姓氏的始主雕像、200余部族譜和50多個姓氏家譜。游客們來此,便可探一探自己的根源,向自己的祖先敬上一柱香。
劉家大院,原是舊時集地主、商人、實業家為一體的大富豪劉登吉的府邸,建于清道光年間,面積達1800平方米,12米高的封火墻圍繞,是重慶現存最完整的一處地主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