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給巴爾英國圣公會天主教堂是曾經的奴隸市場。里面空蕩蕩的,掛了一些畫作售賣奴隸市場是那幢高大的灰色建筑,旁邊這幢也是教堂,我其實沒明白兩者究竟是什么關系,不過票是在這幢白色教堂買的,而且關押奴隸的地方也在它的地下。參觀重點其實在地下,關押奴隸的地下室。
早在17世紀以前,桑島就是奴隸買賣的集散地了。當時的奴隸販子,先是阿拉伯人,后來是葡萄牙人。當時,非洲內陸的土著人開始被當作資源遭到擄掠。那些在戰爭中被俘的奴隸和奴隸販子掠奪拐騙的黑人,被被帶到東非沿岸的港口bagamoyo再由船運往桑給巴爾。就在這個奴隸市場進行拍賣。這里它是東非最大的奴隸轉口港,據官方統計,僅在1600年至1873年之間,就有450萬黑奴就從這兒運走,如果加上走私販運的黑奴,這個數字會更大。這些奴隸們被運往馬達加斯加、阿拉伯半島、土耳其、波斯、印度乃至更遠美洲等地。當時奴隸販運船上的條件是非常惡劣的。一艘叫Brookes的船上,裝的奴隸超過其容量的極限達451人。據廢奴主義者揭露,在一些航次上,該船裝的非洲奴隸數竟達706人。這些在船上的奴隸,需要解手時,只能解在傾斜的尿桶里或缸里,尿桶又從船邊倒掉。一個在船上工作的外科醫生寫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些離尿桶較遠的奴隸,為了爭取走到尿桶邊解手,因帶有腳鐐,常跌倒在同伴的身上。由于到尿桶邊很困難,他們也不得不在他們躺的地方解手。小孩們常常掉進裝滿糞尿的尿桶里。船艙里的衛生條件極差,疾病流行。其中,痢疾是最嚴重的,并造成大量死亡。據說,奴隸船上的臭味在5英里以外都能聞到。
當時的黑奴,在送到奴隸市場交易之前,就被關在這種小囚室里。囚室里是人滿為患。就是個實際面積不足15平方米的小囚里,一次就要關抻75人,平均每平米就有3人。旁邊另一個囚室面積要小一些,里面一次也要關50個奴隸。他們在囚室里一關就是2-3天,不吃不喝的。大小便就解在囚室中央的壕溝里,等到第二大海漲潮時,海水就漫進來,將壕溝里糞便沖洗干凈。我問:如果海潮再漲高一點,不就把地下囚室里的奴隸淹死了?解說員回答說:不會的,因為修地下囚室時,就考慮了每天潮水能到達的最高水位,恰就在壕溝的位置。如果海潮出現特殊情況,奴隸販子就會把囚室里的人轉移出去。畢竟,這些奴隸是他們的商品呀,要賣錢的。
地下囚室里環境很惡劣,奴隸關在里面,只有身強力壯的人才能成活下。在囚室里,每關進10個奴隸,只有4個人能活下來,其他六個人就會死在里面。
在拍賣奴時,關在地下界定的奴隸帶著沉重的鐵鏈,被驅趕到奴隸拍賣臺上進行拍賣。而確定奴隸價格高低的方法也很奇特,就是黑木樹條抽打來判斷。用樹條鞭打,一鞭打就哭叫者就被淘汰,如果十鞭抽打下去還不哭者就高價賣出,如果二十鞭都不哭叫者,則其身價比十鞭不哭者高兩倍。總之,能忍受的鞭數越多,其身價就越高。而拍賣不出去的奴隸則又被送回到地下囚室里關2-3天,等待下次再進行拍賣。這部分人,多半會被關死的。
【暑假】【行走*非洲】肯尼亞+坦桑尼亞13日安博塞利/馬塞馬拉/納瓦沙/塞倫蓋蒂/恩戈羅戈羅/曼雅拉湖/阿魯沙
¥59800起埃塞俄比亞-納米比亞-津巴布韋-博茨瓦納-贊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7國24天
¥9288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