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泉宮(德語:Schloss Schönbrunn,又音譯作申布倫宮)是坐落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西南部的巴洛克藝術建筑,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如今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游景點,美泉宮及其花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美泉宮的名字來源于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1612年至1619年在位),傳說1612年他狩獵至此,飲用此處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為“美泉”,此后“美泉”成為這一地區的名稱。1743年,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下令在此營建氣勢磅礴的美泉宮和巴洛克式花園,總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于法國的凡爾賽宮。
美泉宮和皇家花園
美泉宮設計時的規模和豪華程度與凡爾賽宮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由于財力有限,原設計并未能如愿。現在的美泉宮共有1441間房間,其中45間對外開放供游客參觀。整個宮殿是巴洛克風格的,但是其中有44個房間是洛可可風格的。美泉宮雖不能和凡爾賽宮相比,但依舊顯示出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氣派。宮殿長廊墻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歷代皇帝的肖像畫以及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16個兒女的肖像。后來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同上斷頭臺的法國皇后瑪麗·安托瓦奈特少女時代的畫像也在其中。
美泉宮背面的皇家花園是一座典型的法國式園林,碩大的花壇兩邊種植著修剪整齊的綠樹墻,綠樹墻內是44座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園林的盡頭是一座“海神泉”(Neptunbrunnen),向東便是皇宮名稱由來但卻不很起眼的“美泉”,美泉的正對面是一片人造的羅馬廢墟(Römische Ruine)和一塊方尖碑。美泉宮的最高點是凱旋門(Gloriette),海神泉的西側是動物園(Tierpark)和熱帶植物溫室(Palmenhaus)。美泉宮內的中國陶瓷不可勝數,據專家統計,其收藏的成對的中國瓷器數量為除中國本土外最多的。
卡特爾堡
美泉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14世紀初開始這個地區稱為卡特爾堡(Katterburg),是克勞斯特諾伊堡(Klosterneuburg)的屬地,經營一座磨坊和一家葡萄釀酒廠,在農場雇工的努力下,幾個世紀來呈現出繁榮的景象。1548年起成為維也納市長的辦公地,直到1569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二世(1564年至1576年在位)買下了這塊地,包括一座房子、一座磨坊、一間畜舍和一座休閑果園,從此成為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
馬克西米連二世除了喜好收藏外,還繼承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熱衷打獵的傳統,他準備建造一座休閑的動物園,以滿足他的愛好。馬克西米連二世建造的花園不僅養著本地的野生動物和禽類,還有來自外國的鳥類,像孔雀和火雞等,他認為這些異國動物也是不可或缺的。
卡特爾堡的花園在1605年被匈牙利軍隊毀壞,其后被簡單修復,成為馬蒂亞斯(1612年至1619年在位)狩獵時的寢宮。傳說1612年馬蒂亞斯在一次狩獵中,在此處發現一口漂亮的涌泉,飲用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為“美泉”,此后“美泉”成為這一地區的名稱。(德語:Schönen Brunnen)。
美泉宮的初建
馬蒂亞斯的繼任者斐迪南二世(1619年至1637年在位)和第二任妻子Eleonora von Gonzaga同樣熱衷于打獵,他們經常將美泉作為打獵的去處,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后,Eleonora von Gonzaga皇后獨自居住在美泉,5年后她決定建立一座夏季寢宮,并將這個地區也改名為“美泉”(德語:Schönbrunn),1642年是關于“美泉”的最早歷史資料記載。Eleonora von Gonzaga的侄女Eleonora Magdalena Gonzaga von Mantua-Nevers皇后是斐迪南三世的妻子,她在斐迪南三世去世后同樣也居住在美泉,她同Eleonora von Gonzaga一樣十分愛好藝術,命人擴建花園,以充分享受宮廷生活。17世紀中葉,皇家花園中經常舉行音樂會,利奧波德一世(1658年至1705年在位)作為一名作曲家參與其中。
休閑的宮廷文化生活在1683年嘎然而止,在土耳其第二次圍攻維也納的戰爭中美泉宮被徹底燒毀,這座夏季寢宮和它的花園成為了土耳其人戰爭的犧牲品。戰爭結束后,1686年利奧波德一世命令奧地利巴洛克藝術建筑師約翰·伯恩哈德·菲舍爾·馮·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1656年7月20日—1723年4月5日)為他的兒子、皇儲約瑟夫一世(1705年至1711年在位)重新建造一座皇宮。菲舍爾先是在1688年完成了一項非常理想化的設計,后來又在1693年修改成為實用的狩獵寢宮,1696年正式在被土耳其人毀壞的地基上開始建造新皇宮。1700年皇宮的中央部分完工,中間是狩獵寢宮的主廳,約瑟夫一世和皇后住在靠近花園的皇宮西側臥室,東側是為客人準備的臥房。今天的美泉宮中仍保留著當時建筑中的皇宮禮拜堂、藍色樓梯和天花板上描繪約瑟夫一世作為美德英雄的濕壁畫,這幅濕壁畫是由意大利巴洛克藝術威尼斯派畫家塞巴斯蒂亞諾·里奇(Sebastiano Ricci,1659年8月1日—1714年5月15日)創作完成的。但是由于1701年爆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因為缺乏資金,美泉宮側翼的建設緩慢,直到約瑟夫一世去世時仍舊沒有完工。
瑪麗婭·特蕾西婭擴建美泉宮
約瑟夫一世1711年去世后,Wilhelmine Amalie皇后獨居在尚未完全竣工的美泉宮。1728年查理六世(1711年至1740年在位,利奧波德一世的兒子,約瑟夫一世的弟弟)繼承了美泉宮,但他對美泉宮并不感興趣,把它送給了他的女兒瑪麗婭·特蕾西婭,瑪麗婭·特蕾西婭一直非常喜歡美泉宮和皇家花園,她把美泉宮從狩獵寢宮改成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宮。1740年查理六世突然去世,瑪麗婭·特蕾西婭作為繼承人開始了執政生涯,這同時也標志著美泉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代,美泉宮成為皇家和政治生活的中心。瑪麗婭·特蕾西婭在位期間,美泉宮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改建,使得現在的美泉宮與菲舍爾的設計大不相同,1743年至1763年間工程由奧地利和意大利的早期古典主義建筑師尼古勞斯·馮·帕卡西(Nikolaus Franz Leonhard von Pacassi,1716年3月5日—1790年11月11日)負責(他同時也是維也納霍夫堡皇宮的改建者),當年的狩獵皇宮被改建和擴建成一座奢華的皇家寢宮,可以容納超過一千人居住,總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于法國的凡爾賽宮。
根據瑪麗婭·特蕾西婭的意愿,1747年在皇宮北側完成了一座劇院,她和她的多個孩子曾在劇院演唱和演戲。美泉宮的大部分內裝飾來自這個時代,它采用的是洛可可藝術,這在奧地利極其罕見。
瑪麗婭·特蕾西婭專注于美泉宮的改建和裝飾,她的丈夫弗朗茨一世(1745年至1765年在位)和來自洛林的藝術家們則致力于皇家花園的擴建,他們將花園的林蔭路設計成星狀,各條林蔭路在美泉宮中心的中軸交匯,巴洛克藝術的花園代表了皇家由內向外的統治。花園正面是一座碩大的花壇,植物嚴格對稱地種植在彩色的石頭上,花壇兩側則是經過嚴格修剪的樹籬。1752年愛好自然科學的弗朗茨一世在皇宮旁建造了美泉動物園,第二年又在花園西側建造了荷蘭式的植物園,19世紀被改成英國式。皇宮花園中的雕塑大部分是德國藝術家威廉·拜爾(Johann Christian Wilhelm Beyer,1725年12月27日—1796年3月23日)的作品,他們出自希臘神話、羅馬神話和古羅馬歷史,最主要的作品是大花壇中的雕塑。
弗朗茨一世1765年去世后,瑪麗婭·特蕾西婭的兒子約瑟夫二世(1765年至1790年在位)繼任,瑪麗婭·特蕾西婭繼續擴建美泉宮,美泉宮一直延伸到美泉山上。1765年,奧地利早期古典主義的代表人和建筑師約翰·費迪南德·赫岑多夫·馮·霍恩貝格(Johann Ferdinand Hetzendorf von Hohenberg,1733年2月7日—1816年12月14日)接手皇宮的藝術設計,他在山腳下挖掘了“海神泉”(Neptunbrunnen),在山頂美泉宮的最高點建造了凱旋門(Gloriette),凱旋門從視覺上同皇宮花園緊密合一,它用來紀念帶來和平的正義戰爭。皇宮花園中的許多建筑也是出自赫岑多夫之手,比如壯觀的人造羅馬廢墟建于1778年,背后是一座海格力斯的雕像,羅馬廢墟被認為象征著羅馬共和國的衰落,這源于安東尼和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亞克興海戰中被屋大維和他的大臣阿格里帕擊敗,然后自殺身亡,羅馬共和國隨之滅亡,羅馬廢墟旁矗立著一座方尖碑,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認為國王法老是神的化身,她曾用方尖碑來象征法老。
美泉宮皇家花園的擴建在瑪麗婭·特蕾西婭生命的最后一年——1780年終于完工,除了幾個皇家專用花園外,大部分花園在一年前已向公眾開放。
【五一】【暑假】東歐五國+國王湖12天漫游東歐與浪漫德南A線FM/匈簽
¥21900起【玫瑰節限定】質品大巴爾干-奧地利+匈牙利+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黑山+波黑+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玫瑰節巡游22天19(LH)VIE-BUD(4鉆)
¥37000起【五一】【國慶】【暑假】【十一】心動歐羅巴德法意瑞+少女峰13天
¥14999起【五一】【十一】阿爾卑斯圓舞曲德國+奧地利12日10晚浪漫之路5大地標巡禮+美泉宮VIP參觀晚宴音樂會
¥26800起【暑假】【親子】精品奧地利+捷克+匈牙利親子12天10晚(OS)VIE-VIE(4鉆)
¥2750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