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位于青海湖東側,海拔最高點為4877米。歷來是內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因山體呈現紅色,古代稱為“赤嶺”。早在漢、魏、晉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轄區的前哨和屏障,至唐代時因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線而使其戰略地位最為突出。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縣西南4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屬祁連山脈,古時為中原通向西南地區和西域等地的要沖。北魏明帝神龜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云自洛陽西行求經,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后來,文成公主經日月山赴吐蕃和親形成的唐蕃古道,則一直是宋元各代甘青地區通往川藏一帶的必經之路。故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
日月山古時候稱赤嶺,得名于土石皆赤,或赤地不毛。相傳當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曾駐驛于此,她在峰頂翹首西望,遠離家鄉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臨行時皇后所賜“日月寶鏡”觀看,鏡中頓時生出長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寶鏡”摔成兩半。這就是為什么把“赤嶺”該稱為“日月山”的原因。公主離開日月山繼續往西走會過頭去,向東遙望自己的故鄉時,發現視線以被山阻隔,禁不住又流下悲傷的淚水,嘆息一聲,會淚西進,于是,淚水幻化成了一條小河,因為同情公主的悲傷,就隨著公主一同向西流去。后人為紀念文成公主在日月山腳下建有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途經赤嶺作短期停留的歷史事實,給漢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青海民間至今流傳著這樣的故事,當文成公主行至赤嶺,將要離別唐朝管轄的土地,心中一片愴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蒼茫;回頭東望長安,更加留戀故土。遂拿出皇后賜予的“日月寶鏡”,從中照看長安景色和親人,不禁傷心落淚,思鄉的淚水匯集成了倒淌河,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但當她想到身負唐蕃聯姻通好的重任時,便果斷地摔碎了“日月寶鏡”,斬斷了對故鄉親人的眷戀情絲,下定了毅然前行的決心,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從此,赤嶺改名為“日月山”。繼這次和親的70年后,唐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棄隸縮贊,金城公主沿著文成公主走過的路,又一次經過了日月山。金城公主入蕃和親,對于促進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今天,日亭、月亭在當年公主駐足的地方高高聳立,站在亭前西望,當年崎嶇艱難的路程如今已變成了連接漢藏人民的康莊大道。
日月山是青海內外流域水系的分水嶺,是農業區和牧業區的天然分界線,歷來有“草原門戶”、“西海屏風”之稱。其獨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形成了東西兩側明顯不同的景象,其東綠蔭蔽日,田疇縱橫;其西草原廣袤,牛羊成群。東部農區和西部牧區的界線在這里是那樣的明顯。古代歷史上有許多發生在農牧區交接地帶的互市,赤嶺互市就是較著名的一個。唐武德二年(619年),在今青海東部地區設鄯州(治今樂都碾伯)、廓州(治今化隆群科),置刺史。次年,唐與吐谷渾講求和好,并達成互市協議,互市于承風戍(今拉脊山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唐與吐蕃定點在赤嶺互市,以一縑易一馬。當時青海是重要的產馬之地,吐谷渾人培育的“青海驄”在唐代仍馳名于世,產于今黃南、海南等地區的“河曲馬”也是國內名馬。唐肅宗以后開展了“茶馬互市”,青海大批的馬牛被交換到內地,內地的茶、絲絹等同時也交換到了牧區。明后期至清初,互市地點增多,增有鎮海堡、多巴、白塔兒(今大通老城關)等。清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后,對互市嚴格控制,規定只準每年2、8月在日月山地方進行互市交易,并派軍隊彈壓。后因這種規定不能滿足各族群眾之間的交換需要,清廷便數次放寬政策,并將日月山互市地點移至丹噶爾(今湟源縣),日期也予以放寬。丹噶爾互市是日月山互市的繼續,很快成為“漢土回民遠近番人及蒙古往來交易之所”,在嘉慶、道光之際,商業尤其繁盛。清《丹噶爾廳志》記載丹地市場“青海、西藏番貨云集,內地各省商客輻輳,每年進口貨價至百二十萬兩之多”,成為當時西北地區顯赫的民族貿易的重鎮。
最佳旅游季節:
春天,倒淌河纖瘦孱弱,蜿蜒曲折流動著水墨畫也畫不出來的一片春愁,秋天它豐滿寬闊,奔騰中不失溫柔寬厚。它不像長江、黃河那樣,巨浪滔天,勢不可擋,露出雄性逼人的、英氣
西北巨無霸!甘青寧三省深度環游14天品質純玩、大漠、雅丹、鹽湖、古跡...一網打盡!刷新你對大西北的認知...
¥3780起升級版榮耀青甘直飛西寧真純玩2+1保姆車+4鉆酒店莫高窟七彩丹霞·青海湖翡翠湖茶卡鹽湖月牙泉鳴沙山雙飛8日游
¥4080起升級版榮耀青甘直飛西寧真純玩2+1保姆車+4鉆酒店莫高窟、七彩丹霞、青海湖、翡翠湖、茶卡鹽湖、月牙泉鳴沙山雙飛8日游
¥4080起【瀚海昆侖】青海+可可西里雙飛8日1-8人小包團真純玩0購物6晚4鉆酒店1晚舒適型酒店
¥45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