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的那個五一長假去的歐洲, 整駕飛機上的人寥寥無幾, 難得這么長的旅途可以睡到目的地,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在第二天的傍晚時分到達巴黎戴高樂機場, 搭乘機場的大巴向市區靠近… 我們訂的SOFTEL酒店位于LA DEFENCE附近, 這里以新凱旋門而著名, 與香榭麗舍大街的凱旋門遙遙相對。 入住以后, 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 漫步來到了LA DEFENCE附近的PLAZA, 在那里品嘗了我在法國的第一頓晚餐: 美味的鵝肝SALAD, 帶著濃濃CHEESE味的PIZA, 加上一點點紅酒, 非常美妙。 晚餐后, 我們來到附近的METRO, 我們根據自己的AGENDA, 買了那種可以在兩日內使用的PARIS-VISITE, 在此期間,可以憑票無限量乘坐地鐵, SNCF, 公交車; 結果發現, 在巴黎旅行, 地鐵是最經濟也最便利的選擇。幾乎我們要去的每個景點都有地鐵可以到達。
第一天:由于時差的關系吧, 一大早就醒了, 在酒店享用了豐盛的早餐--最讓我開眼的是法國的酸奶, 又厚又稠, 必須拿勺子來解決, 醇厚濃郁的奶香味讓我在一開始就愛上了它, 并成了后來幾天必不可少的早餐。 在興奮中開始了一天的行程!
從LA DEFENCE 到盧浮宮可以乘坐地鐵一號, 不過幾分鐘時間就到了。 由于時間還早, 又是星期天, 盧浮宮周圍幾乎沒有什么人, 只有幾個游客在入口處排隊。 于是決定先去周圍走走, 靜靜的塞納河, 兩岸古老的建筑, 還有那座已經漆跡斑駁的木橋, 似乎在訴說著久遠的法蘭西歷史, 又如同一幅流淌著的油畫, 那么美, 那么靜隘; 在這一刻, 我才忽然領悟到, 優雅和浪漫也許就是一種沉淀, 是任何東西都沖刷不走的, 而時間, 只能更加增添它的內涵。 9點整, 盧浮宮開始接待游客了, 平時這里的票價是7.5歐元, 周末是5歐元, 其目的是大概為了增強公益性吧, 希望更多的市民可以來這里吸收歷史的養份。 盧浮宮有著非常曲折復雜的歷史,而這又是和巴黎以至法國的歷史錯綜地交織在一起的。人們到這里當然是為了親眼看到舉世聞名的藝術珍品,同時也是想看盧浮宮這座建筑本身,因為它既是一件偉大的藝術杰作,也是法國近千年來歷史的見證。這里曾經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還有許多著名藝術家在這里生活,他們有的在這里壽終正寢,有的被謀殺,死于非命,血濺盧浮宮。當我踏入這個藝術宮殿時, 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涌了上來, 心里被一種震撼沖擊著,幾乎我們聽說過的許多瑰寶都可以在這里看到: “蒙娜麗莎的微笑”, “斷臂的維娜斯”…舉不勝數! 在這些藝術面前, 我忽然覺得自己是如此的淺薄, 竟有點后悔沒有事先多做點關于這些的功課! 我個人較為喜歡的是埃及館, 在這里似乎充滿了一種中東的神秘色彩, 千百年的歷史在這里栩栩如生地展示著, 訴說著古埃及的繁榮和衰敗…拿著地圖, 在這座藝術的宮殿里暢游著, 不經意間時間過了大半。 在展館的中庭稍事休息, 環顧四周, 雕塑與植物錯落有致, 一種與生俱來的典雅無處不在。 值得一提的是, 在參觀的人群中, 有許多的小孩,他們或是凝視或是認真記錄, 也許一個國家, 一個民族的藝術修養是正是這樣才得以流傳吧。
出了盧浮宮, 遠遠望去, 凱旋門巍然屹立著, 如果天氣好, 你可以一直走到那里, 沿途會經過REVOLI大街, 協和廣場, 香榭麗舍大街。 在這里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的園林, 綠色的草坪, 被修剪的錯落有致的樹木, 意味頗深的雕塑, 色彩嬌艷的鮮花, 真是無虧于”花都”的美譽啊, 讓你忍不住謀殺著菲林。 后來才知道, 法國的園林藝術在世界上都是享有盛譽的, 只能感慨自己的孤陋寡聞了。協和廣場豎立著一塊巨大的方尖碑, 這是法國在殖民其間從埃及的盧克索神廟運回來的。大概是因為這條路太美了,在賞心悅目中不知不覺走到了香榭麗舍大街。不過也許和別人看來的不同, 香榭麗舍大街除了繁華以外似乎并沒有留給我太多的印象, 或許當華燈初上時它才會展示出自己的風采吧, 當然, 也許是在一些雜志上被過多的渲染了, 所以在真正看到的那一刻反而覺得平淡。人生應該也是這樣吧, 真正的精彩往往是在不經意間發現的!
到達凱旋門的時候忽然下起了一場陣雨, 只能躲在那里避雨。 趁此機會好好看了看這個作為法國標志的建筑物。凱旋門落成于1836年,高50米,寬45米,這是拿破侖偉績的象征,門上刻有浮雕,描繪出拿破侖軍隊進軍、戰斗、獲勝的路線圖, 凱旋門是拿迫侖戰爭勝利以后建的, 由于時間的關系, 我們沒有去里面的一個小型博物館參觀。
到了香榭麗舍大街,不得不提一下麗都, 原本想去感受一下的, 可上面寫了必須著正裝入內, 所以只有放棄了。 已經是下午時分了, 忽然感到饑腸轆轆, 于是BF提議去中國城, 那里有家非常正宗的越南菜館, 我自然是樂此不疲了。 漸漸地, 離中國城越近, 就會感覺到街道變得雜亂起來;廣東話, 閩南話在四處飄蕩著, 各種中文海報隨處可見, 還有中國的食品和日用品超市正用在生猛促銷著, 猛然間這一切讓你感覺自己似乎置身于中國的一個小鎮。 品嘗過美味的越南燒烤和河粉之后, 忽然覺得困意頓生, 原來是6個小時的時差在起作用了。 在我的強烈要求之下, 總算回到了酒店, 倒下就睡著了。美夢才剛開始, 他就義正詞嚴地把我叫醒了, 因為必須把時差調整過來。 于是我們去了巴黎圣母院。
因為從小就知道雨果筆下的鐘樓怪人卡西莫多, 所以對巴黎圣母院充滿了想象。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于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筑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么裝飾。 中央供奉著圣母圣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我們去的時候里面正在做禮拜, 虔誠的信徒們雙手合十, 頌唱著圣經, 不知道是不是被這種神圣的氣氛感染了, 我忽然覺得自己忽然間變的澄靜了許多。
出了教堂, 沿著塞納河走著, 在BF的帶領下來到了一條小街, 據說, 這里有一家非常棒的西班牙飯館。 一走進門才發現真的是非常有特色, 里面的布置完全是西班牙風格的。 我們要了傳統的西班牙海鮮飯, 兩人份, 好象是三十幾歐元吧, 當然還有在法國吃飯少不了葡萄酒。 幾十分鐘以后, 滿滿的一大盤佳肴帶著滿溢的香味出現在我們面前: 米飯混合著洋蔥、黃油的香味和著海鮮的味道,一粒粒有點硬, 卻很有嚼頭, 上面是鋪天蓋地的海鮮, 有大蝦, 三文魚, 蟹, 各種蛤俐, 在這種美味前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減肥的念頭, 怎一個爽字了得! 在法國, 人們的晚飯時間最早是從六點半開始的, 到七, 八點正是最熱鬧的時候, 聽說還有正宗的西班牙表演, 可是眼皮子直打架, 老板娘再三挽留, 我卻是實在支持不住了, 只好帶著一絲遺憾離去了。
第2天:今天睡了一個小懶覺, BF說要帶我去嘗嘗法國人最常見的早餐。 在我們住的LA DEFENCE附近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面包店, 好象已經有超過百年歷史了吧, 這點, 看看昨天在香榭麗舍大街排起的長隊就足以證實了。 我們到的時候, 面包店好象剛剛開爐, 那撲鼻而來的香味, 至今想起來都會讓我垂涎。 我要了一杯熱巧克力, 一個可頌面包, 他則要了咖啡和另一種面包。 當WAITRESS把那杯巧克力遞給我的時候, 我幾乎嚇了一跳, 這哪里是我們平時喝的那種, 如此厚重, 帶著一絲苦味, 隨之而來的是濃的化不開的香甜, 相比之下, 過去喝的巧克力那簡直是兌了十幾倍水的贗品。 在贊不絕口中結束了這頓美味的早餐。
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是舉世聞名的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矗立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戰神廣場上,它是為迎接在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而于1889年建成的。登上艾菲爾鐵塔、俯瞰“萬城之冠”的巴黎風光,這是每一位來到巴黎的訪問者和游人最大的心愿。全塔分為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115米,第三層高276米。在入口處有兩條隊伍, 一條是乘觀光電梯的, 另一條是自己攀登的; 我們當然地選擇了后者。 看著這龐然大物, 爬起來還真的有些費力, 我可是手足并用了, 據說艾菲爾鐵塔原來可以一直爬到頂層, 但是因為越來越多人在上面自殺,現在第三層以上就封起來了。 不過這三層的高度也已足以讓我們精疲力竭。 遠遠望去, 整個城市是如此清晰, 我看到了巴黎圣母院, 協和廣場, 凱旋門, 如同一個個模型般嵌在其中。 艾菲爾鐵塔下面是一大片開闊的草地, 人們或坐, 或躺, 享受著春光無限, 這里有一個形象的名字: 美麗田園。 不能免俗, 在這里也拍了不少照片。
離開艾菲爾鐵塔以后, 直接去了火車站, 購買此次旅行的車票, 分別是: 巴黎到尼斯, 尼斯到威尼斯, 威尼斯到佛羅倫薩, 羅馬到巴黎。買完票以后一下就覺得踏實了很多, 搭上地鐵來到了阿拉伯區, 因為我們要嘗嘗正宗的CUCHICUCHI。 這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阿拉伯傳統食品, 看上去類似小米, 就著雞或是牛肉都可以, 我個人覺得味道非常怪異,不過總算是一種體驗嘛。 散步, 隨意地來到了一家咖啡館, 一人要了一杯咖啡。 在法國, 咖啡大多是小杯的, 象國內的ESPESO, 可是據說他們能就這一小杯咖啡真的喝上半天, 在他們看來, 這才是真正的咖啡; 象STARBUCKS這樣大杯的咖啡在歐洲人看來總有些不屑。 也許歐洲人在骨子里還是有些傲慢的吧, 即便在平時, 如果說英文, 他們就會對你漫不經心, 愛理不理, 甚至會拿法語來回答你,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一旦你說法語, 他們立即會對你熱情洋溢。
我們去了位與位于塞納河北岸蒙馬特小山上的圣心教堂,這里是巴黎的最高點。站在這里,可以看到大半個巴黎。圣心教堂是為紀念普法戰爭而建的。當我們快到的時候忽然下了一場傾盆大雨, 趕快沖到了教堂。 里面的教徒們一個個都是莊嚴肅目的表情, 看著這一圣潔的場面, 自己竟然也有了一絲慚悔的沖動。 到了這里就不能不去看看蒙馬特高地, 它以匯集了眾多的藝術家而聞名, 隨處可見那些招攬速寫的街頭藝人, 許多的GALLERY, 掛著臨摹的名畫, 仔細看去, 還是有些粗糙; 邊走邊看, 發現幾乎每家的畫都有些千篇一律, 充滿了商業的氣息, 頓時沒有了購買的欲望。 因為雨后的緣故, 空氣特別清新, 隨意地沿著小徑往山下走去。 沿途中, 你可以看到許多漂亮的小房子, 據說這里很多房子都已經租給了那些畫家, 也許, 你一不留神看到的那個人就是”梵高”哦。 到了山腳, 發現不遠處就是大名鼎鼎的” 紅磨坊”, 那個標志性的風車忽然讓自己有點恍惚, 猛然間有一種從天堂會到凡塵的感覺: 剛剛還在感受教堂的神圣, 藝術的風雅, 瞬間卻看到了燈紅酒綠, 似乎真的有些難以適應。 我們, 幾乎是逃離了這里。
因為第二天的行程是去參觀凡爾賽宮, 我們便逛進了歐尚超市, 為次日的郊外野餐做些準備。 忽然發現EVIAN在這里是如此便宜, 大概兩塊多歐元半打, 還有最愛的HAGENDAZ, 激動之下狂買了許多。 結果是, 回酒店以后拼命吃, 還是剩下了一大半的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