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多年前雨果的文藝作品 “巴黎圣母院”,藝術(shù)地展現(xiàn)了一個民族一些典型人物的假、惡、丑與真、善、美,是一段濃縮的藝術(shù)化歷史;這部不朽的作品給巴黎圣母院涂抹上了更神秘的色彩。從此,巴黎圣母院就與卡西莫多和愛斯美拉達(dá)的故事一起駐留于人們的腦海,成為人們永久的向往。
1594年,亨利四世在此加冕;
1654年,“太陽王”路易十四在此加冕;
1774年,路易十六在此加冕;
1804年,拿破侖在此加冕;大衛(wèi)的名畫“拿破倫一世加冕大典”就是表現(xiàn)這一場面;
1853年,拿破侖三世在此舉行婚禮;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人們聚此高唱勝利贊歌;
1970年,世界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此參加戴高樂的葬禮;
圣母院的邊上是警察局、監(jiān)獄、圣沙佩勒教堂、左、右岸邊河堤上書店林立;圣沙佩勒教堂北面是法院、斯德島東南部是總主教府橋,在此觀大教堂背部雄姿,非常迷人;在圣米歇爾橋邊我們留下了圣米歇爾廣場、小橋和圣母院的影象,這是一個絕佳的角度;橋南車水馬龍,多岔路口,矗立著一座含有多幅雕塑的6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