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是一幅天然的風景畫,無論四季交替,草原總會呈現給人們不同的絕色風景。夏日的草原是游客的最愛,藍天白云綠草肥羊的景象讓置身其中的人如入夢境。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上四大草原之一,有著人稱世界上最好的草,因此呼倫貝爾市因草原而聞名于世界。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呼倫貝爾除草原外還有亞洲第一大濕地。每年6至10月是呼倫貝爾最美的季節,駕車一路向北,可穿越呼倫貝爾草原,深入大興安嶺,回程可途經美麗的根河濕地。從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草原到郁郁蔥蔥、蒼翠欲滴的大興安嶺,再到百花爭艷、水天一色的濕地,一路上眼見之處盡是風景。
草原盛宴 美景PK美食
“藍藍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綠綠的草原, 這是我的家,奔馳的駿馬, 潔白的羊群,還有你姑娘,這是我的家……”騰格爾的一首《天堂》讓無數的人對草原心馳神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重復編織著一個草原夢,歌詞中的場景無數次出現在夢中。在呼倫貝爾最美的季節踏上草原尋夢之旅,身未動,心已遠。
在海拉爾下飛機后,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呼倫貝爾草原,四十分鐘左右的車程后,眼前便豁然開朗讓人心曠神怡。進入眼簾的是無邊的綠,一直延伸到蔚藍的天那邊。不遠處,成群的牛羊悠閑的吃著草,蒙古包錯落有致得分布著,隱約還聽到牧民悠揚的歌聲。我們來到一個蒙古部落,背后是被老舍先生譽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在綠波萬里的草原上,莫日格勒河像是一條舞動的藍色綢緞一樣彎曲綿延,靈動而妖嬈。河兩岸的茵茵綠草上,那一點一點的白色,正是成群的牛羊散落其間。在夕陽下、霞光中,這畫面更加迷人。
做客蒙古部落,牧民們唱起動人的蒙古族敬酒歌,用下馬酒熱情迎接。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谷之結晶,拿出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人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按照蒙古族的習俗,即使賓客不會喝酒也不能推脫,而是應接過酒杯,先用無名指蘸酒,然后向天、地和端酒人的方向各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和大家。如果能一飲而盡,主人自然會很高興,我們不會喝酒,主人也不勉強,只是讓我們唇粘酒杯邊緣,表示接受了她純潔的情誼。
如果說來到內蒙古,不會飲酒是一大損失,那么不吃羊肉更是一大損失。牧民們端上來的手把肉確實讓我們不淡定了一回。雖然手把肉看起來不太起眼,當我們用蒙古刀剔下第一塊肉放進嘴里時,無不被其味美肉鮮、不膩不膻而征服。更重要的是,無論吃多少都不會上火,毫無顧忌的我們開懷大吃,不一會兒,大盤手把肉就被我們一掃而光。
完美穿越 草原、林地、濕地
從呼倫貝爾草原到內蒙古大興安嶺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我們從草原穿越到了林地。一路的美景讓我們舍不得在車上睡覺。我覺得在草原上開車和坐車都是一種享受,筆直的公路上沒有大都市川流不息的車輛,沒有數不勝數的紅綠燈,也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被草原上的美景所分心。在草原上充斥我們眼球的是寬廣無垠的草地、金燦燦的油菜花田、綠油油的小麥地、成群的牛羊、交錯的河流以及潔白的蒙古包。
在草原和林地的交界處,眼前的景象變得更加有層次感了,草原、灌木、樹林,由低到高相映成趣。進入莫爾道嘎森林公園后植被變得豐富起來,有低矮的灌木也有參天的古木,更多的是讓人叫不出名字的樹木。一陣陣涼風和一片片樹陰讓人感覺不到夏日的炎熱,難怪夏天如此多游客涌向這里。在莫爾道嘎森林公園讓人難以忘懷的是那蔚藍的天,那是一片干凈、明麗、純粹的藍,沒有任何的污染和雜質,讓人的心情隨之變得寧靜而明凈,似乎所有的煩惱都煙消云散了。最讓人樂此不疲的是在紅豆坡上尋找紅豆,在樹林中探索松鼠的蹤影,在一目九嶺眺望臺細數連綿的山巒。
在莫爾道嘎森林公園行車2個多小時,才從正門穿到另一個門。從莫爾道嘎森林公園到亞洲第一大濕地根河濕地約3.5小時車程,一路上仍然是綠野千里,草木無邊,來到這里真是不得不感慨呼倫貝爾之大。在濕地頂端的大平臺可以俯瞰額爾古納市的城市風光和整個濕地,大有居高臨下,指點江山的感覺。根河濕地雖被稱為亞洲第一大濕地,但不像草原和林地那樣連綿不絕,而是被星羅棋布的湖泊分為大大小小的綠島,像是一顆顆珍珠鑲嵌在綠寶石上面,耀眼而不鋒芒畢露。沿著濕地的棧道向下行走可近距離的與濕地接觸,聽說濕地中有丹頂鶴,于是600個階梯也阻擋不住大家對丹頂鶴的好奇心。走近濕地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湖水那沁人心脾的涼,而在綠草中、灌木下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在爭奇斗艷,簡直就是一個個美麗的秘密花園。雖然我們沒能幸運的看到丹頂鶴,但也絕對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