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宮在元和宮西八里許,是武當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宮殿之一,窟全稱“玄天玉虛宮”_,因真武神被封為玄天上帝、玉虛師相而得名。宮原為五進三路院落有龍虎殿、啟圣殿、元君殿、小觀殿及一系列堂、祠廟壇亭等二千二百余間。
其規制之宏偉,與北京太和門太和殿氣派相似。古人贊它是“隱三臺十州之羽客,度九州萬國之蒼生”的圣境。現存建筑有宮墻、宮門和二宮門、龍虎殿、朝拜殿、正殿、父母殿等遺址,宮墻東為東宮,有磚室、浴堂、神廚、龍井等遺址;西為西宮,有望仙臺、水簾洞、御花園、無梁殿等遺址;宮門內外有四座碑亭,巍然對峙,亭各置巨大的焱質馱御碑,碑文書體雋永圓潤,碑額雕蟠龍。趿質甲殼、肌肉部分有明顯的質感,為海內罕見的石雕藝術品。
磨針井在老營區南十五里的登山道旁,是一座纖巧玲瓏、布局緊湊的道院。據《三寶大有金書》記載:凈樂國太子人武當山學道,意志不堅,出山還俗,走到這里,見—老嫗磨鐵杵為針,頓受教悟,遂回山修煉,終于得道升天,成為真武大帝,便命此地為磨針井。道院的主體建筑祖師殿,為三開間殿堂,內有真武青年塑像,四壁滿繪f真武修真圖》,生動地反映了真武上山修煉的故事,殿_有兩根碗口粗的鐵針,殿旁欄臺高舉,拱擁井亭一座,亭中有井,其上神龕內置鐵鑄飾金姥姆磨針像。現井為清咸豐二年重建。不遠的山巔上有關帝廟,現存一柄重六十多斤的青龍偃月刀,為明代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