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蘆花即海云觀所在處。海云觀建于元,初名云巖寺,明代改稱龍戰寺,清乾隆時改現名,為閭山四大道觀之一。觀原有上、東下、南下、西下四個道院。上院西靠懸崖,東臨深淵,建筑分上中下三個部分。上層真武廟,在大蘆花絶頂,中層為石造大券門,下層為主要建筑部分,有大殿、望廊、道房等四十余間。大蘆花一帶,石聳峰峭,長山大谷,景色宜人。海云觀舊址,海拔618米,稱閭山西南第一峰。金人蔡_有詩道:“西峰絶境撫孤松,千里川原四望通;但怪林梢看鳥背,不知身在碧云中。”當如是也。
千家寨在大蘆花北部。那里有一座六百米高的山峰,山腰有“圓通觀”,為閭山四大道觀之一,原有大殿、客房,現均毀。相傳明末戰亂中千家百姓來此避難,盡得安全,后擴廟成村,取名“千家寨”。這一帶怪石橫生,形象各異,或似孔雀開屏,或如雙豬對生,或若老人盤膝,或象香爐、蠟臺,無不奇絶,引人人勝。
老爺嶺景區有石云壑,為廣寧八景之一。嶺原有圣清宮一座,分東下、中、西下三院,廟內塑有關羽像,故名“老爺嶺”。中院居高臨下,兩壁如門,名石門。門下有四個石刻馬蹄印,稱“馬蹄石”,傳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東征路過此門時坐騎所留。石門山勢險要,巍巖深壑,徑小苔滑,明人李輔有詩形容道;“風生古峽雙龍吼,經人層霄獨鳥飛;萬壘亂石危蜀道,一天芳草對春暉。”九一八事變后,抗日義勇軍第十二路軍司令部,就曾設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