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人而言,阿根廷可能是地球上最難到達的國度,因為它基本上就在我們的腳底下,除非哪一天可以從地下通道穿越地心直達潘帕斯草原,不然它都是距離我們最遙遠的國家。可是對于絕大多數沒有去過阿根廷的中國人而言,對阿根廷卻有一種特別的神往與癡迷。
原因就是三樣最值得所有阿根廷人民所驕傲的東西。華麗高雅、熱烈奔放的“探戈”舞,以及自由灑脫的阿式足球,還有聲名遠揚的阿根廷烤牛肉。阿根廷的國土面積約為278萬平方公里,為拉美第二大國,僅次于巴西,而國土面積的55%是牧場,農牧業(yè)發(fā)達,畜牧業(yè)占農牧業(yè)總產值的40%,全國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阿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糧倉肉庫”之稱。
男人是因為阿根廷足球而產生向往!從上世紀90年代后,阿根廷足球隊在世界杯上都沒有取得過特別好的成績,但在中國,阿根廷球迷的數量卻越來越壯大。是他們的技術,他們的激情,他們的叛逆以及他們一點點的孤傲與悲情,吸引了越來越多喜歡看賞心悅目的足球的人。他們無論贏與輸,總能給人們奉獻出漂亮的比賽。
女人是因為阿根廷探戈!那最浪漫,最神秘,最傷感,最華麗又最熱情的舞步,可以“把地板灼傷”的舞步。就算沒有幾個中國女人敢于嘗試這種高難度的舞步,但就算在風情萬種、深沉惆悵的探戈音樂里沉醉,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還有就是阿根廷的烤肉了。等真正體驗過阿根廷烤肉后,會了解到阿根廷烤肉與巴西烤肉相比,其實就像阿根廷足球與巴西足球的區(qū)別。
巴西足球,崇尚快樂、輕松、自由。所以巴西烤肉更偏于街頭化的肉串,而且多是自助式的,要的是輕松自在的氣氛。阿根廷足球被稱為“歐化”的南美足球,他們既擅長技術,又注重戰(zhàn)術。阿根廷烤肉相對于巴西烤肉,從形式上更像歐洲的西餐,也分頭盤、主菜、甜點,一道一道上,一道一道吃。只是主菜以烤肉為主,而且肉的部位很講究,不腌制少醬料,保證原汁原味。
巴西烤肉與阿根廷烤肉的區(qū)別,還像巴西桑巴與阿根廷探戈的區(qū)別,前者無拘無束,很街頭,很平民。后者更講究形式感與表現力。所以吃巴西烤肉,總是以酣暢淋漓的啤酒佐餐,而品阿根廷烤肉,配菜的一定要是上好的阿根廷紅酒!
沒有法式西餐的拘泥,也不像巴西烤肉那么松散,阿根廷烤肉,讓中國人可以親身體驗到,來自遙遠的安第斯山下的足球與探戈的激情與浪漫。
除了烤肉,阿根廷還有很多美食。馬黛茶在阿根廷當地有很多的品牌,不同的品牌功效是不同的,店里引進的這種散裝馬黛茶主要功效是清理血中的脂肪、去除燥熱,也就是相當于我國的涼茶,連顏色、味道都和我們的夏枯草相似!東北部的曼多沙省(Mendoza)常可吃到中東食物。安地斯西北部山區(qū)則以辛辣食物著名。美索布達米亞河則以魚料理著名,巴塔戈尼亞的道地美食是羊肉。阿根廷式的早餐大部分就是咖啡或茶,加上土司、奶油及果醬。午餐及晚餐(通常在9點以后)則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晚餐,一家人在此時討論今日發(fā)生的事。主菜通常是烤肉,通常都是在預熱的木炭上邊烤邊吃,配上現榨的新鮮果汁,實在是十足的享受。飯后會有甜點,通常是新鮮的水果和美味的冰淇淋。
在阿根廷首都最著名、最適合游者購物的地點是弗羅里達大街,其次是圣菲大道。游人會在雷科雷塔大街,看到最貴的賣流行服裝的小店,那里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最高檔的街區(qū)——主要是沿著艾爾維阿、金塔納和阿亞庫巧的一些窄街。市里最好的珠寶店在佛羅里達大街的起點處,位于艾爾維阿大道上。并且斯特恩斯坐落在謝拉頓飯店的大廳中,萬斯是一條有名的服裝街,而且乘坐出租即到。關于古董,最知名的區(qū)域是歷史上著名的圣特爾莫地方行政區(qū)。
阿根廷的三多三少:
一、平原多山地少
飛機離布宜諾斯艾利斯越來越近,我也越來越覺得自己來到了一個二維世界。從機窗向下望去,阿根廷大草原就像一張綠色的掛毯,平整得有點不真實。下了飛機,我坐上長途車行駛在被稱為Pampas的草原上,這個感覺更加強烈了。公路兩邊全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地,只有在路邊才能偶爾見到幾棵矮樹,景色單調得有些可怕。5個小時的長途車旅程,我沒有見到一座高于5米的山坡,偶爾經過一條小河,河水也流得有氣無力。
平原上人很少,或者說幾乎就沒有人。因為這里沒有農田,全是自然生長的青草,牛們悠閑地在上面跺步。阿根廷的畜牧業(yè)很發(fā)達,農業(yè)卻非常落后。這一點在餐桌上就可以很容易地感覺出來。阿根廷人最愛吃的就是烤牛肉,阿根廷烤肉也是世界聞名的一道美食。相比之下,這里蔬菜的種類就乏善可陳,每頓都是萵苣洋蔥西紅柿色拉,毫無變化。這也不能怪阿根廷人懶,因為這個國家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放牧是最簡單也最實惠的辦法。
在草原上放牧的阿根廷牛仔叫做Gaucho。他們打扮得很花哨,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在世界上的名聲一點也不比美國的Cowboy差多少。阿根廷工業(yè)化之后Gaucho的數量急劇減少,因為他們養(yǎng)的牛供過于求,很多上好的牛肉都只有丟棄在路邊喂野狗,于是阿根廷的野狗數量多得驚人,和人類的相處得極好。后來阿根廷人知道把牛肉出口換美元,世界其它地方的人這才終于嘗到了阿根廷牛肉的美味。可是美國卻為了保護本國的畜牧業(yè),以各種理由嚴格限制阿根廷牛肉的進口。這也難怪,因為在阿根廷草原上長大的牛肉味道比吃人工飼料催肥的美國牛要好不知多少倍。
后來我又去了阿根廷南部的帕塔格尼亞(Patagonia)荒原,發(fā)現這片大約有一半阿根廷國土那么大的荒原居然大部分也是平的。因為平坦,所以常年刮風,把樹都刮沒了,只剩下草。所以這片荒原上也有著發(fā)達的畜牧業(yè),出產的羊肉最為誘人。帕塔格尼亞的西部是和智利交界的安第斯山脈,不但為阿根廷東部廣闊的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河水,也是阿根廷旅游的好地方。
二、白人多黑人少
如果只看人的話,我肯定會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個歐洲國家。據說阿根廷有97%的人口來自歐洲,據我觀察這個數字一點也不夸張。這些移民主要來自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南歐國家,所以都是黑眼睛矮個子,像馬拉多納那樣的身高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概能算中等個兒。近年有不少來自東歐的移民在阿根廷定居,因此大街上金發(fā)碧眼的人也相當多。他們大都衣著光鮮時髦,和歐洲人沒有任何區(qū)別。不過只要你懂西班牙語,很容易通過口音分辨出對方是否來自阿根廷,因為一個當地人告訴我說,阿根廷移民中來自意大利的約占一半,因此阿根廷人說的西班牙語帶有明顯的意大利口音,非常獨特。
相比之下,在阿根廷幾乎見不到南美洲原來的居民-印第安人,以及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的后代,這和阿根廷周圍國家的情況正好相反。據說這和阿根廷歷史上曾經實行過的種族清洗政策有關。不過,歐洲移民們在阿根廷生活了這么多年,難免和當地的有色人種通婚,生出了很多不同程度的混血兒。阿根廷大街上到處可以見到漂亮的男男女女,幾乎每5個年輕人就有一個可稱驚艷,每50個就有一個可稱絕色!阿根廷人個子不高,皮膚很好,因此姑娘們都顯得很年輕。愛踢球的小伙子們則肌肉勻稱,腳步輕盈,顯得非常健康。阿根廷帥哥不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堪稱南美最佳。
更可貴的是,阿根廷是南美最富裕的國家,因此阿根廷人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南美最高的。阿根廷人普遍待人熱情,有禮貌,就連乞丐在要錢時都面帶微笑,而且從不強求。布宜諾斯艾利斯大街上很容易就能找到懂英語的人,因此我雖然一句西班牙語不會講,但還是能比較輕松地應付日常生活(當然這比起歐洲來肯定要差許多)。
三、花的多掙的少
阿根廷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就在上個世紀初期時還曾在富國榜上位列全球第七。可近年來卻每況愈下,2年前的一次經濟危機讓阿根廷比索從兌美元1:1驟降至3:1,這也就是說阿根廷人口袋里的錢一夜之間縮水了三分之一。這無疑讓阿根廷人怨聲載道,可對懷揣美元的外國旅游者來說卻是天降福音。但是,經濟不景氣帶來的犯罪率上升卻讓很多歐美游客望而止步。我自認為長得不像富人,甘愿去冒險,結果卻發(fā)現除了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帶槍巡邏的警察外,現時的阿根廷找不到任何動蕩不安的跡象。
這次冒險的結果讓我享受了一次廉價而又奢侈的旅行,相當于只花三分之一的錢游歐洲!阿根廷惟一比較貴的是國內的航班,和美國不相上下。但阿根廷的旅館極為便宜,一般每人只要20-30比索就可以住進外表相當豪華的3星級旅館,里面各種設施和服務一應俱全。在阿根廷吃飯更是便宜,一頓蔬菜牛排加上等紅酒的晚宴往往只要30比索就能搞定,如果想省錢的話,一客漢堡薯條外加一瓶啤酒只要6個比索,絕對管飽。尤其可貴的是,阿根廷飯館的服務生非常專業(yè),無論飯館大小,所有人都是一身干凈的制服,服務周到而又很有節(jié)制。這里的飯館上紅酒前總是先倒一點給主人嘗嘗,得到允許后再分倒給其它人,一副典型的歐洲作派。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飯館數量多,質量高,來吃飯的絕大多數食客都是本地人。這些飯館每天晚上都是顧客盈門,人們大口吃肉,大杯喝酒,一點也沒有經濟衰退的跡象。要知道,我去的時候正是12月底,是阿根廷人傳統(tǒng)的休假時間。人們大都去海濱度假了,白天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街上經常門可羅雀。據當地人講,阿根廷人每年夏天的度假計劃是雷打不動的,區(qū)別就在于經濟好的時候去美國或者歐洲,經濟不好的時候去國內的海濱城市,或者去鄰國巴西烏拉圭。阿根廷經濟再不景氣,仍然是南美國家中最好的。現在一個阿根廷普通工人的月薪大約是600比索,折合200美元,而巴西的數字則是40美元。
雖然如此,按照美國人的標準,這個數字仍然是很低的。如果一個美國人只掙這個數,他恐怕要愁死了。可阿根廷人不在乎,該玩照玩,該吃照吃。這種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大概是南美國家特有的吧。
很多時侯,經濟上的富裕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幸福程度,這一點在阿根廷再一次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