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正在迅速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旅行者”,美國今年3月刊出的“女性旅游趨勢報告”鄭重其事的告誡說:各種數據足以說服美國旅游業者,要學會照顧中國旅客,特別是那些熱愛購物的中國女性游客。
盡管歐洲仍是美國最大的入境游客來源地,但如今美國旅游市場卻步調統一的改“歐風”換“唐裝”,準備迎接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
紐約最著名的華爾道夫酒店,前臺總能找到會說中文的接待人員,而四川風味的中餐更是飯店大廚的拿手好戲;時報廣場的外幣兌換處,寫著中文“人民幣”的牌子又往顯眼處掛了掛。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這樣的美國大城市,改變的已不僅是酒店房間里的燒水壺、或者自助早餐桌上的熱粥這樣的“小細節”。
早在2009年中國赴美旅游開放沒多久,美國讀者最多的報紙之一《今日美國》就奇怪的發現:盡管美國經濟正被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所困擾,但舊金山、拉斯維加斯等幾個最受中國游客歡迎的城市,卻大手筆的支出廣告費和營銷費用,招攬中國游客。而當時剛剛從中國回來的夏威夷州長琳達·林格爾(Linda Lingle),更急不可耐的聯系開通中國飛往夏威夷的航班,因為她相信,“來自中國的游客將為夏威夷帶來大量的工作。”
兩年過去,回報是顯而易見的。2010年全年,中國公民(不含香港居民)來美旅游人數為74.3萬人,同比增長54%,成為美國主要的20個客源國中增幅最大的客源地,中國大陸排在美國入境旅游客源國的第11位。
對此,美中旅游協會會長龔林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前來美國的中國游客就像一張張代表中國的“名片”,現在美國旅游業者從“名片”上不僅看到一個13億人口和經濟不斷增長的國家,還看到了中國游客消費的潛力。美國各州的旅游局及各州商家,特別是紐約、加州、夏威夷的商家如今都“強力看好未來的中國游客市場”。
龔林輝說,現階段中國游客赴美旅游還處在起步階段,但未來五到十年將會保持一個高增長、趨規范的勢頭,屆時中國赴美旅游市場規模“將是前所未有”,這給美國的旅游業者和相關產業,帶來很大挑戰和商機。
過去幾年中,華爾街不斷把資金投入與中國的旅游相關產業,如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攜程”、以及在紐交所上市的“七天連鎖酒店”。如今,華爾街又把眼光投向了中國公民赴美國旅游的傳統接待市場。
最近,曾經大手筆投資美國東部最大購物中心Woodbury所在區域地產的美國BCC投資基金,以2000萬美元投資紐約華人背景的旅游公司“藍旅假期(Blue Travel)”,這樣的投資額對美國眾多“作坊式”運作的華人旅行社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投資基金公司負責人對此信心滿滿:來自中國的游客和未來市場潛力值得我們大手筆的投資!他表示,“即便在美國,中國旅客仍傾向選擇會說中文、了解中國人習慣的華人旅行社。我們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希望能以全新的理念和格局接到中國游客。未來我們不但擁有自己高素質的中文導游團隊和豪華巴士團隊,還將成為全美首個擁有自己連鎖免稅店的旅行社,讓中國游客享受高標準,高質量接待”。
據美國經濟預測師預計,在未來5年,中國游客赴美旅游將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中國也將持續成為美國旅游業增長最快的客源國。“您好,中國”,已經越來越成為美國旅游業者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