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位于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既有我國最大的咸水湖的迤邐,又有青藏高原的雄壯,河湟文化的悠久。長江、黃河發源于青海境內,是世界上著名河流,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青海自古為進藏的必經之路,留下大量的人文景觀,名勝古跡,加上全省獨特的自然地理風光,成為中外游人的向往之所。
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東北部,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
海南山之間,三面環山,風景壯麗、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古稱
西湖。景區以高原湖泊為主體,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觀。
青海湖景點主要有海心山和鳥島。鳥島,高出湖面10米,素有“鳥兒王國”之稱,每年春天,大批的海鳥從
印度、
尼泊爾等地千里迢迢來到青海湖繁衍生息,秋天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國家對這類鳥資源十分重視,在島上設有專門保護機構。海心山又叫龍駒島,面積約1平方公里,此處上、青水秀,景色秀麗。從前人們在海心山上興修了不少廟宇和房屋,一些喇嘛島上修行,不少牧人到島上來放牧,“山佛寺”已成為此地獨特景觀。
青海湖美麗富饒,盛產味美、營養高的湟魚。沿湖兩岸有遼闊的天然牧場,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牧草豐美,有著發展牧業的優良條件,現已成為青海省重要的牧業基地。
金銀灘草原:
金銀灘草原的面積將近1200平方公里。金銀灘草原的北面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南臨煙波浩淼的青海湖,東穿湟源峽谷與
西寧市相接,西邊就是蒼蒼茫茫的柴達木大盆地了。看似一馬平川儼如大平原的金銀灘草原,平均海拔要達到3200多米。站在金銀灘,遠眺青海湖,有如站在海灘上眺望大海,而沒有身處高原的感覺。
塔爾寺:
塔爾寺位于西寧西南湟中縣魯沙爾鎮,離西寧25公里,占地40多公頃,是藏傳佛教黃教的圣地。它是我國喇嘛教(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也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塔爾寺不僅是中國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府之一,寺內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學四大學院。
塔爾寺每年農歷正月、四月、六月、九月舉行四大法會,十月、二月舉行小法會,尤其是正月十五的大法會,以許多美妙的宗教傳說、神話故事為題材,制作藝術水平很高的“三絕”──一酥油花、壁畫、堆繡,吸引了無數藏回蒙等群眾來寺瞻仰朝拜。法會期間,數以萬計的各族群眾來寺瞻仰朝拜。寺前馬路兩側擺滿小貨攤,有美麗的藏族服裝、小塊地毯、哈達,以及銅、鋁制造的多種紀念品,熱鬧非凡。
日月山:
日月山位于湟源西南40公里,屬祁連山支脈,長90公里,海拔最高為4877米,青藏公路通過的日月山口為海拔3520米,為青海湖東部的天然水壩。日月山山巒起伏,峰嶺高聳,兀峰白雪皚皚。低處則紅土覆蓋,紅巖壘壘,所以唐朝時叫赤嶺。 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個乳峰,其形狀似太陽和月亮。藏語叫日月山為“尼瑪達哇”,
蒙古語稱“納喇薩喇”,都是太陽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聞名遐邇的原因有三:一是文成公主進藏成親的美好動人傳說,給日月山增添了神話色彩;二是日月山是農業區和牧業區、季風和非季風、外流河湖區和內流河湖區的分界線,也是黃土高原的最西邊緣,登山遠眺,東西兩側的地理景觀截然不同;三是日月山歷來是由內地去青
海西部和
西藏的通道咽喉,唐時為唐蕃的分界嶺,是唐蕃通道上的重要邊防關隘和貿易集市,也是中原漢族與少數民族友好往來的橋梁。
坎布拉森林公園+李家峽水庫:
坎布拉森林公園,與李家峽水庫一起形成“碧水挾丹山,大壩鎖黃河”的壯美景觀。該風景區為拉脊山支脈,由山地、風蝕殘丘、山間小盆地相間組成,地層構成以紅色砂礫巖為主,最高峰為申
保山,海拔4614米,有景點50多處,是以丹霞地貌、佛教寺院為主體景觀,并兼有宏大的李家峽水電工程,是一個以觀光旅游為基礎,休閑度假、宗教朝圣、消夏避暑和科學考察旅游兼備的著名景區。
互助土族風情園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是我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土族信仰喇嘛教,能歌善舞,服裝富有民族特色。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間節日,互助旅游區內多舉行“花兒演唱會”。土族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土族婦女的袖子用紅、黃、黑、綠、白等不同顏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這里被譽為“彩虹的故鄉”。
- 可能感興趣的:
- 青海旅游
- 青海旅游攻略
- 青海介紹
- 青海最佳旅游季節
- 青海景點門票
- 青海旅游圖片
- 青海天氣預報
- 青海旅游地圖
- 青海附近旅游目的地
- 西寧旅游
- 海西旅游
- 共和旅游
- 貴德旅游
- 青海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