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地處上海的西郊,太湖流域的下游,是上海貫通江、浙、皖的走廊,連接杭、嘉、湖、蘇、錫、常的樞紐。青浦地型兩翼寬大,中部狹小,宛如一只展翅的蝴蝶。全縣總面積67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有139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縣境內水陸交通發達,318國道貫通全境,滬寧、滬杭高速公路在南北兩翼越境而過。縣內物產豐富,商貿市場繁榮,通訊網絡便捷,文化教育設施完善,經濟實力雄厚, 位居全國百強縣之第20位,是上海地區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和市民休閑度假旅游的首選之地
青浦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人們已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后代。被國務院名命為“菘澤文化”的新石器時代的村落群就是最好的見證。在福泉山、劉夏、玲家角等地至今還留有不少4000多年前的史前文化和人類生活遺址。據文字記載,早在東晉時期,青浦東北部的青龍江畔,就是當時的海疆邊防重地,先今白鶴鎮的“滬瀆村”,就起源于晉朝邊疆烽火報警臺“滬瀆壘”的古遺址。以次來推,上海簡稱“滬”的來歷應從青龍江畔的“滬瀆壘”算起。唐朝夭寶五年又在此設“青龍鎮”,據史書記載,是當時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集鎮和對外貿易港口北宋時的大書法家“米 ”,也曾在青龍鎮任鎮監。青浦,以她豐富的古文化底蘊而享譽中外,上海人的根在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