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池山風景區位于宜興城西南35公里的茗嶺鄉境內,為
江蘇省森林自然保護區。以“稀、奇、古、怪”著稱的龍池山自然風景區是蘇南地區獨一無二的風水寶地。“稀”指的是區內眾多的珍稀樹種和植物;“奇”指的是山頂有池,池中有學名蠑螈的小龍;“古”指的是山上有曾聞名于世的江浙八大寺之一的澄光寺;“怪”指的是攝人魂魄、橫空壁光的“白云寺”和可預報天氣構成荊溪古十景之一的“龍池曉云”等其他鬼斧神工的神秘巨石。

龍池山建景始于宋代,重建于明代。山上古景觀眾多。龍池曉云石、澄光禪寺、龍池古棧道、禹門祖塔、龍池、憑虛閣、涅磐窟、老虎亭、拜經臺、分賓亭、洗心池、一步登天等步步皆景的古景觀,形成道道風景線。景區濃蔭蔽日,滿目青翠,鳥語花香;泉石交錯,松柏亭亭;山崖崢嶸,洞穴奧妙;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松竹蔭森地更幽,冷冷石罅葉寒流”,好一個世外桃源的境地。迂徊起伏的山形地貌,豐富多彩的森林植物,使得占盡“龍”氣的龍池山幽雅絕佳。登山頂有黃山之險,華山之美。放眼遠眺,滿目蒼山橫秀,層巒疊嶂。近可觀竹海翠波連綿洶 涌,遠可觀太湖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恰似蓬萊仙境,真應了“到此已無塵半點,上去更有碧千尋”的意境。

龍池山還是著名的佛事圣地。山上龍池庵,建于宋咸淳二年(1266年),名禹門禪院。清康熙年,敕賜為“澄光寺”。舊時澄光寺分上、中、下三庵,蔚然江南巨剎。相傳唐宰相陸希聲、大德禪師鑒真和尚和清乾隆皇帝,當年均到澄光寺幽居了很長時間,并有詩文記載,廣為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