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經魚峰山麓往南行不足三公里,就可到達城郊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大龍潭。這是一個融合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巖溶植物景觀為一體的大型風景游覽區,占地面積達544公頃,比北京的頤和園大一倍。大龍潭分內潭和外潭,潭水四季澄清如鏡,清新涼爽。
潭邊有七座山峰環列,人稱七女峰。正東有一峰,半山腰有個通透的圓洞,可見藍天,如一面鏡子,因而叫鏡山。它的對面,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巧玲瓏的孤峰,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為美女峰。兩峰相對,構成了著名的“仙女照鏡”。它的旁邊是一片幽靜的相思林,還有一條小徑通往鏡湖。
鏡山之側的鏡湖是以大龍潭為源的人工湖,因湖面平靜如鏡,將山姿樹影清晰地倒映出來,故而得名。湖畔茂林修竹,曲徑通幽,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大龍潭原稱雷塘。據說有神龍潛居于此,能興雷降雨。柳宗元當年曾到此為民求雨,留有《雷塘禱雨文》傳世,明代兵部右侍郎張翀辭官回柳,常到龍潭垂釣憩息。
園內還建有南方少數民族的村寨、風雨橋,游人可乘矮馬旅游車漫游各民族村寨,品嘗風味小吃和民族菜肴,參加和觀賞壯族的拋繡球、瑤族的射弩、苗族的蘆笙踩堂、侗族的搶花炮、布依族的笑酒等合唱,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