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倫莊園位于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原占地600畝,現在的凱倫莊園暨凱倫故居博物館的大小只是原來的1/30,雖然面積不大,但吸引著來肯尼亞的游客的目光。凱倫.布里克森,丹麥著名作家,1914年嫁給瑞典男爵布洛.布里克森.芬內克,并隨丈夫一起來到肯尼亞經營咖啡農場。1918年,凱倫結識英國獵手丹尼斯.芬奇.哈頓。1921年,凱倫同丈夫分居,接過農場的管理權。1931年,丹尼斯墜機身亡。凱倫隨后回到丹麥,成為職業作家。1937年,她的自傳小說《走出非洲》問世,并問鼎諾貝爾文學獎。于是,跟隨那掀開窗紗的風進入到凱倫曾經住過17年的房子,尋找那一段曾激發了凱倫創作靈感的生活的痕跡。凱倫故居約200多平方米,有9個房間。一進門的3個房間被工作人員占據,作為辦公室和出售紀念品的商店。沿著一條狹長走廊走到盡頭,才真正進入了凱倫曾經生活過的世界。
走廊盡頭左邊的房間里陳列著凱倫和親友的照片,其中最顯眼的是門口靠墻擺放的一張凱倫年輕時的照片。在臥室里的另一張照片上,凱倫的發型已變成成熟女性的式樣,手支著左腮,眼睛低垂,看不到她的眼神了。
在陳列室的外面,飯廳的桌子上,碗碟如新,擺放得整整齊齊,仿佛主客就座,馬上就要開席。當年凱倫破產以后,把所有東西都賣了,后來成立凱倫故居博物館,許多買了東西的人又把東西送了回來,但有些還是找不到了。飯桌旁的高腳茶幾上,放著一個白色瓷盤。盤子的中央繪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青龍,曾有許多參觀者以此判斷它產自中國,拿起來一看,盤子背面卻寫著“英國制造”。
飯廳對面的客廳里,地上鋪著一張制作精美的豹皮,顯出當年凱倫的富足和對狩獵的喜愛。這張豹皮也不是原件,凱倫把原件送給了丹麥國王,現在的豹皮是電影《走出非洲》的道具。站在凱倫的故居,雖然她將自己的作品定名為《走出非洲》,但是她已經把一切留在了這里,包括她的婚姻、愛情、莊園,甚至愛人的遺體,她又怎能真的走出非洲呢?
【暑假】【行走*非洲】肯尼亞+坦桑尼亞13日安博塞利/馬塞馬拉/納瓦沙/塞倫蓋蒂/恩戈羅戈羅/曼雅拉湖/阿魯沙
¥5980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