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頂山
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名僧趙智鳳于此建石窟寺,歷時70余年建成。寶頂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寶頂山石刻造像以大佛灣為中心,東有小佛灣、倒塔、龍頭山、殊始山、黃桷坡,南有高觀音,西有廣大山、松林坡、佛祖巖,北有巖灣、龍潭、對面佛等,共13處景觀。其中以大佛灣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大佛灣是一馬蹄形山灣。在長約500米、高約15-3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萬余軀。另有記載寶頂山造像由來和佛教密宗史實的碑刻7通,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題記17則,舍利寶塔2座。大佛灣石刻造像依山勢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題材廣泛,龕窟銜接,布局雅謹,整體感強,氣象壯觀。佛像構思新奇,雕刻技藝嫻熟,世俗色彩濃郁。內容多屬佛經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回"、"廣大寶樓閣"、"華嚴三圣像"、"千手觀音"、"釋迦涅般圣跡圖"、"父母恩重經變像"、"地獄變像"、"圓覺道場"、"牧牛道場"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寶頂山主要為佛教密宗派造像道場。印度金剛智、不空和尚相繼來華,與善無畏一起傳播密教,并稱“開元三大土”,先后為三代傳人;并傳給惠果禪師,惠果禪師成為密宗第四代傳人。又經過30年左右,出現柳本尊。之后,250余年,發展與坎坷同在,至趙智風,承襲密宗衣缽,成為密教傳人。873年4月8日,長安舉行“迎佛骨”儀式,“四方掣老扶幼”, “ 夾道佛聲振地”,“時 有軍卒,斷左臂于佛前,以手執之,一步一禮,血流灑地,至于時行股步,嚙指截發,不可勝數,又有僧以艾覆頂上,謂之煉項、火發、痛作”,“頭頂焦爛,舉步倉迫。”
【總統2號】-醉美三峽網紅重慶經典線路暢游長江三峽/打卡網紅重慶經典雙臥7日游
¥2699起2025包船星際水晶游輪【超高性價比五星涉外游船宜昌三峽重慶動臥七日游】
¥3580起《華夏神女號2025年活動預售航期》宜昌-三峽-重慶動去臥回7日
¥3780起【2025年預售開始啦!長江印象4鉆宜昌5星游輪4鉆重慶贈送三峽人家】動臥7日,三峽人家、三峽大壩、小三峽、石寶寨
¥3799起【華夏神女游輪】經典上水長江三峽7日游細致入微的管家式服務享江景陽臺房
¥38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