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航空
我國到葡萄牙沒有直達航班,需轉機到達。北京經倫敦轉機到達里斯本,參考票價:單程為人民幣5200元,往返為7900元。葡萄牙航空(TAP Air Portugal)是葡萄牙的國家航空公司,負責國內航線及世界各大城市航線;葡萄利亞(Portug芍lia)航空則是一家較小的葡萄牙航空公司,負責波爾多、法羅(Faro)、里斯本、西班牙主要城市及西歐等目的地之間的飛行。
火車
葡萄牙的火車時刻表與具體運行時間不盡相同,僅能作參考用,里斯本至波爾圖為旅游主要干線。4歲以下乘車免費,4—11歲半價,學生票只適用葡萄牙當地人。
租車
葡萄牙的交通跟國內一樣,都靠右邊行駛。在當地開車旅游是很不錯的經驗,租車也十分方便。要記得系安全帶。汽油有97、92及高汽三種,1公升140—170葡幣。
巴士
班次多且便宜,幾乎到達葡萄牙任何地方。直達巴浚是旅游主要交通工具。
景點:
佩納宮
佩納宮(Palacio da Pena)位于葡萄牙里斯本近郊的新特拉鎮(Sintra),宮殿是粉紅色的,是摩爾貴族與葡萄牙王室的夏宮。之所以在新特拉建夏宮是因為這里樹林陰翳、滿目蔥蘢,風景迄人。這一帶山巒起伏,宮殿、城堡和別墅就坐落在這一碧連天之中,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揉合在一起,難怪詩人拜倫把新特拉喻為伊甸園。
早在摩爾人統治時期,新特拉王宮(Palacio Nacional de Sintra)就已經存在了,但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卻是從15世紀初葉開始經過多次擴大與重建的結果——一個摩爾式、哥特式和葡式的混合體。宮內富麗堂皇,最漂亮的要數天鵝廳,成群頭戴皇冠的天鵝繪在了天花板上。最后一位女王19世紀80年代仍住在這里。100年后的今天,王宮對外開放。
輕快的粉紅色和如發射火箭般的城堡頂層塔樓,使它看上去像一座樂園式的城堡。此外還有小徑、門廊和固定吊橋等,形成了多種建筑風格綜合在一起的城堡。佩納宮建于1840-1850年,距今近一個半世紀,但卻是新特拉比較新的宮殿了。
佩納宮耀眼、奇特、矯飾的身姿看上去像一座樂園式的城堡。宮殿本身為多種建筑風格的大雜燴,兼具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曼努埃爾式(Manueline,葡王努埃爾一世在位時的建筑風格)乃十九世紀葡萄牙女王瑪麗雅二世的丈夫——費迪南德(Ferdinand of Saxe-Coburg-Gotha)之心血結晶。費迪南德受德國浪漫主義的啟發,授命德國建筑師馮埃施韋格南爵(Baron von Eschwege)負責興筑,主要建于1840——1850年,最終完工于1885年,即費迪南德逝世那年。居住在此地區的其他達官顯貴,按照同樣的理念建筑官邸,使得辛特拉成為歐洲浪漫派建筑的中心,其公園與庭園風格更深深影響及后世的景觀美化設計。由于深具文化價值,此一地區于199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摩爾城遺跡(Castelo dos Mouros)與佩納宮隔山相望。與佩納宮相比,這邊是破落的遺址,有著荒涼之美。雖然逶迤起伏的城墻現在長滿了青苔,但卻占據著整個山頭,規模之大與年代之久讓人浮想聯翩。伴著清爽的山風順著城墻走,可以欣賞山腰蔥翠茂密的樹林及其環抱著的幾座綠中白得奪目的別墅和山麓下淡橙色的新特拉城。
四月二十五號大橋
歐洲第一長吊橋——四月二十五號大橋,也是世界第三長斜拉橋,該橋全長為2278米,于1966年建成,最初以當時的獨裁統治者Salazar的名字命名,被稱作Salazar橋。后來,葡萄牙于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Salazar的獨裁政權,為紀念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人民在“丁香革命”中推翻軍政府,建立民主。
這座橋是金門大橋的姊妹橋——當地人也叫四月二十五日橋。如今的四月二十五號大橋已經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風雨,依然閃著紅色的光輝,宛若一條紅色的緞帶,懸在特茹河上,成為里斯本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橋的那一頭是已經樹立幾百年的航海保護神,一個張開雙臂的基督高高的矗立在山上,當年航海的人們總是在這雕塑下出發,前往未知的世界。
圣喬治城
西哥特人建于公元5世紀,14—15世紀時為皇家游樂之地,登上城堡,里斯本和海洋美景盡收眼底。
居阿爾法瑪區最高點的圣喬治城是觀光客絕對不可錯過的景點,從這里看下去里斯本及海洋美景盡收眼底。西元5世紀西哥德人(Visigoths)建城,9世紀時回教徒擴建,14、15世紀時此地是皇家游樂之地。
從大教堂順著步道上的黃色城堡記號就可到達。圣喬治城 位于羅西奧廣場的側面,在市內的山丘上,為城中最高點,保存了古雅的城堡和城墻, 數10尊制造于1842年的銅炮朝向海面,頗具氣勢。城頂高矗著圣喬治王子的塑像,堡內用藤蘿裝設了一個大餐廳、一個精致的動植園。是遠眺大西洋和里斯本著名“4.25”大橋的最佳景點。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建于1502年是葡萄牙最大的教堂,位于太加斯河岸,1980年已獲聯合國宣布為重要世界遺產,是最能代表海權時代葡萄牙榮景的建筑物,結合哥德式及文藝復興建筑特色并加入所謂的曼紐爾風格而成。
里面安葬了著名的航海家達珈馬,石棺上刻有航海的標記。教堂后院的回廊建筑以航海為題材裝飾,回廊后是典雅的中庭花園。附近有兩家博物館值得一看,那是馬車博物館和海事博物館 .從大門往右邊走可看到亨利王子與基督十二門徒的雕塑,修道院的兩翼則分別是著名詩人卡莫艾斯與探險家維斯科.達.加瑪的墳墓。修道院內部八角形回廊則有雕工精細的石雕,中庭是漂亮大方的玫瑰花園。
貝倫塔
貝倫塔(Belem),建于1515-1521年,世界文化遺產,里斯本的一個標志。矗立于特茹河北岸,是貝倫岸邊兩座名塔之一。
此塔不僅是見證葡萄牙曾經輝煌的歷史遺跡,也是里斯本最上游客鏡頭的一個風景點。它是葡萄牙文藝復興式代表性建筑,共有五層,外觀雕刻裝飾深受回教文化影響,曾作為燈塔看守進港船只。
是為了紀念1515-1520葡萄牙航海時代而建,也是哥倫布航海出發點,外形像一座小古堡,2層是一個大平臺,游客登上塔頂,眺望,吹著海風,可以想象幾百年前航海家門出航的盛況,仿佛歷史近在眼前,也許觸碰過的某塊大理石,上面還留有幾百年前某位航海家的印記。
航海紀念碑
紀念碑位于巴林塔不遠處,屹立于海旁的廣場上,氣勢不凡,已成為葡萄牙的象征。此碑建于1960年,為紀念航海王子亨利逝世500周年而建,紀念碑的外型像一艘駛向大西洋的古老帆船,立于船頭的便是亨利王子。
這位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的第三個兒子對王位不感興趣,反而醉心于深不可測的大洋。他在圣文森特角隱居多年,潛心研究航海技術,并創建了葡萄牙歷史上很多專家認為,他是亞速爾群島和馬德拉群島的發現者。
紀念碑外形如同一艘展開巨帆的船只,碑上刻有亨利及其它80位水手的雕像,船頭站立者即為亨利,其后為其助手加瑪,兩旁是一些隨同出發的航海家,以及葡國歷史上有名的將軍、傳教士和科學家,頗具氣勢,以紀念葡萄牙300年來開拓海洋的光輝歷史。
游人可登上碑頂,眺望附近的景色和海港風貌,極其明媚動人。碑前的地上刻有一幅世界地圖,上面刻有發現新大陸的日期。發現者紀念碑,是后來人為紀念發現者修建的,造型比較高大而現代,浮雕上一群人躊躇滿志的面向大海、面向世界,記錄著他們曾經的崛起、曾經的輝煌。
巴塔利亞修道院
為了紀念1385年在阿爾儒巴羅塔戰役中葡萄牙王國的勝利,建造了這座巴塔利亞修道院。在兩個多世紀的歷史中,巴塔利亞修道院在建筑藝術方面一直在葡萄牙帝國中保持著其主宰地位。它的整座建筑很明顯地受到曼紐爾式藝術的影響,把原始和民族哥特式風格結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皇家修道院范例。
巴塔利亞修道院位于葡萄牙海濱貝倫省巴塔利亞市,是為紀念1385年戰勝卡斯蒂利亞人而建的。巴塔利亞修道院是葡萄牙民族獨立得到進一步鞏固的標志。1385年8月15日,英勇的葡萄牙人民在阿爾茹巴戰役中擊敗卡斯蒂利亞人之后,國王胡安一世允諾建造該修道院,這座莊嚴的哥特式建筑由此誕生。巴塔利亞修道院也被稱為"凱旋的圣母瑪麗亞修道院。
教堂在以后歷代曾多次擴建,由大殿、禮拜堂、鐘樓、墓地等組成。主樓為3層建筑,底層是拱形大門,沒有窗戶,旁邊有帶陽臺頂的平房相接。第二層為拱形窗屋,頂層中間又為一個帶有涼臺的拱形落地火焰狀窗戶,周圍是高聳向上林立的尖頂。門廊上鐫刻了線條復雜、蒼勁有力的木浮雕像和幾何圖形,風格與法國博爾戈尼亞地區的哥特式雕刻相仿。修道院內教堂大殿長80.27米,寬敞2米,高32.46米,有側肋交叉拱穹頂。
修道院是"創業者"胡安一世禮拜堂,呈正方形,邊長19.8米,頂部為八角形,以拱狀垛加固。中央天頂下安放著胡安一世及其妻子菲力帕王后的石棺,體積高大。周圍是圣費爾南多王子、圣地亞哥騎士團大首領胡安子、"航海家"恩利克王子和科英布拉公爵佩德羅王子之墓。倚靠西墻的是阿方索五世和胡安二世及其子阿方索王子的3座新墓。
具有哥特式與馬努埃爾式相結合的御用修道室長55米,寬50米。阿方索國王的修道室長50米,寬44米,是莊嚴肅穆的哥特式建筑。在西南角上方是"白鶴鐘樓"。尖頂的教士議可廳,下部為圓柱狀,上半部尖頂筆直向上,一扇1508年燒制的彩色玻璃窗點綴其中。1435年,杜阿爾特國王按照杜蓋蒂的設計圖擴建了新禮拜堂,構思奇特,為八角形。1438年杜阿爾特逝世后工程中止。1509年,馬努埃勻國王又修建了一個關廳和一座15米高、7.5米寬的宏偉大門,由老馬特奧·費爾南德斯完成,其裝飾手法和風格受到伊斯蘭教藝術的影響。
巴塔利亞修道院建立后,一直受到歷代國王的青睞,眾多的建筑家、藝術家為之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形成的葡萄牙哥特式建筑藝術風格,而且它還是葡萄牙民族的象征和求得獨立的標志,受到葡萄牙人民的尊重和保護。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艾佛拉
位于里斯本東邊約130 公里處的古城。艾佛拉位于一個小山頂。這個城市有超過200萬年的歷史。
它的街道狹窄而廣場寬廣。艾佛拉于公元前59年被羅馬人占領,在羅馬人的統治下,艾佛拉是一個很重要的城市。市區內有許多古跡因而有“博物館城 市”的美稱,較有名的有羅馬神殿,圣方濟教堂及天主教堂等。
康德迪維拉廣場是個獨特的中心廣場,是中世紀的裝飾風格。康德迪維拉廣場是的個理想的休閑和娛樂的場所。
圣方濟教堂是一座有5000名大人和小孩的骨骸排列而成的人骨教堂。在14世紀,15世紀時,城鎮中有大約42座墳墓,占據了大量的空間。后來人們為了節省空間將其集中起來。
葡萄牙美食:
葡萄牙菜喜歡用橄欖油、大蒜、香草、番茄及海鹽來調味,但香料用得不多。喜歡吃海鮮的人來到葡萄牙就沒錯了,因為海鮮料理非常豐富多樣,有墨魚(Choco)、鰈魚(Linguado)、鱈魚、旗魚(Peixe Espada)、章魚(Polvo)、鰻魚、貝類(seashell)及花枝(Lula)等,大部分的菜單上都可找到豬肉、雞肉及牛肉;很多餐廳也有供應米食。想要來一頓便宜的餐點,可以試試看當地的三明治(Sandes)外加一道湯(Soaps),份量多又豐富。素食者還可以試看看用葡萄牙著名的起士(queijos)做的起士三明治(sandes)。有了美食,當然少不了醇酒,有名的波爾多酒(vinhodo porto)及當地釀造的葡萄酒都是上上之選。記得留一點肚子享用葡萄牙的點心,餐廳里的糕點(許多甜點內都有摻酒)、乳酪和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或是在路邊攤來份冰淇淋(sorvete)也不錯。
用餐時間:葡萄牙的用餐時間跟西班牙類似,午餐時間是從中午到14:00之間供應,晚餐時間則是從晚上9點到深夜,早餐通常較簡單,午餐為一天最重要的一餐,下午肚子餓了,可以到小吃店來點面包和小點心。
費用:正餐的收費約在1,000—2,000葡幣(Escudo)之間,通常帳單上會加10—15%的小費,給服務生5%—10%的小費也是當地的習慣。葡萄牙美食Portuguese Cuisine在夏天,可以品嘗當地的美味佳肴,如烤沙丁魚和拌生菜等。
●魚類
鱈魚是葡萄牙國菜,據說有365種做法,可以在一年中每天吃一種。布拉日鱈魚是一道傳統菜:干鱈魚、雞蛋、土豆薄片、蔥頭一起煮,量很大。烤鱈魚是最簡單的菜肴之一:加少許蒜放在爐子里烤,然后加些蒸土豆和蔬菜。為了調味,還可加一些橄欖油。劍魚是大西洋馬德拉群島深海里的一種大鰻魚。這是國外幾乎不知道的名菜,鮮肉白而硬,腥味比其它海魚小得多。箭魚是葡萄牙人飯桌上的一道重要的傳統菜,其做法經常是烤制。
●肉類
比托克(Bitoque)有很多品種。肯定會吃到燒得很好的牛排,加一個雞蛋、蔬菜和沙司。這是一道古老的菜,現吃現做。牛排(Bife),帶血吃或燒熟吃。瓦日亞牛排(BifedeVazia)更加鮮嫩味美。克日多(Cozido)是蔬菜牛肉濃湯的葡萄牙語音譯。但烹調時通常用豬肉作底料,而且湯中的土豆多于紅豆。
●湯類
綠色蔬菜湯是一種白菜土豆湯,湯中放白菜片和少量的辣味小香腸。它原產于北方,現在是葡萄牙有名的湯。阿連特佳納湯。從前,它是阿連特茹地區貧苦農民唯一的湯菜。現在,豪華飯店在精心烹制中加入了蒜、香菜和橄欖油,上菜時外帶一個雞蛋和面包片。加斯帕朔湯(Gaspacho)。這是傳統的番茄和蔬菜涼湯,葡萄牙南方的飯館多做這種湯。阿索爾達湯(Acorda)。這是一種香菜、橄欖油和魚類烹制的湯,有時加其他海味,香醇可口。
葡萄牙紀念品:
藍花瓷片:葡萄牙藍花瓷片非常具有代表性,白底藍花的瓷片貼在屋外也貼在室內。瓷片大小不一,圖案以葡萄牙風光為多。
葡國雞:被葡萄牙人視為正義與善良的化身,從九厘米至十幾厘米大小不等,是不錯的饋贈禮品。
石膏模型:石膏門窗模型,石膏澆鑄的門窗模型可以帶給你回憶和美的享受。石膏模型比較貴,巴掌大小的一個約合人民幣100多元。
葡萄酒:波爾圖葡萄酒聞名遐爾,品種數百,價錢各異。
軟木制品:葡萄牙著名的特產軟木瓷磚畫。
文章來源:中國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