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和“十一”由于時間貼近,因此被大家賦予了各種各樣的稱號,如“史上最復雜假期”、“史上最折騰假期”……這樣一個假期,走親訪友,外出旅行,上街消費……少不了要花錢。特別是對于很多“節奴”來說,剛剛結束的中秋節已經讓錢包狠狠“傷”了一把,那么緊隨其后的“十一”黃金周,怎樣才能既保住錢包,又過得體面呢?難道在節假日里,就只能花錢不能賺錢嗎?在“十一”馬上到來的時候,我們為大家奉上一篇“秘笈”,讓你在這個長假里,吃得好,玩得好,最重要的是,不僅能省錢,還能賺點錢。
“十一”倒計時之游玩篇
黃金周出境游 帶卡還是帶現金?
中秋、“十一”雙節合璧,最長可享16天休假,美好的假期不外出旅游,豈不浪費?于是,在這個“史上最長假期”里,很多人選擇實現自己出境旅游的夢想。不過,人在他鄉,怎么花錢、怎么消費又成了一個難題。
消費首選信用卡
隨著信用卡的普及,以前帶大量現金小心翼翼出游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不管你手持哪個銀行的信用卡,到國外,都可以通過銀聯、Visa等通道進行消費,且手續費不高。
另外,目前各大銀行為了回饋持卡人,還舉辦各種刷卡有獎活動,如消費到一定額度,就可以贈送“塞班游”或“香港游”等。而且,很多銀行跟國內大型旅行社合作,推出了很多境外游特惠價格,只要刷卡消費,就可以享受超低的旅行價格。
不同國家用卡有講究
目前,國際上信用卡的發卡組織有Visa、MasterCard、美國運通、JCB以及中國銀聯等,而不同的發卡組織其結算貨幣也不一樣。銀聯通常以人民幣做結算,Visa和MasterCard支付則以美元結算。因此,如果去美國旅游,可以選擇Visa標識的信用卡結算;而去歐洲、澳洲等地區,MasterCard標識的信用卡會更好用。
安全用卡 一定多留神
境外刷卡消費,一定要注意安全用卡。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持卡人在境外刷卡消費,一定要保管刷卡憑條,一方面可以作為海關的退稅證明,另一方面也保證消費明細性;此外,消費時一定要核對金額再簽名確認;如果出現錯誤交易或信用卡消失等事件,可以第一時間致電發卡行。此外,大部分銀行為了方便持卡人安全用卡,每筆消費和取現情況都會用短信及時提醒告知。
“十一”倒計時之出行篇
車險理賠死角 你得注意
這個美好的假期里,云淡風清,秋高氣爽。帶上全家,開著小車,到郊外來一次自駕游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駕車安全。很多人覺得,有車險出點小事故無傷大雅,反正有的賠。其實,車險理賠中,有很多情況保險公司都有充分理由拒賠,所以,以下這些理賠死角,一定要注意。
死角一:汽車爆胎
通常情況下,保險公司會在合同中,將“自然磨損、腐蝕、故障、輪胎單獨損壞”等情況列為免除責任。因為爆胎原因眾多,保險公司也無法對具體原因作出判斷。因此,大家在自駕出行前一定要檢查好輪胎,看看是否需要更換。
死角二:發動機浸水受損
據了解,由于受地域影響,目前東北地區的保險公司都沒有“涉水險”這一項。因此,如果自駕途中不小心發動機遭水浸泡,千萬不要強行打火,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傷。
死角三:車輛撞到自家人
很多車險的保險條款中明確表示“本車上的一切人員和財產都不予理賠”。本車這個詞就是指自己的車。大部分人覺得,不小心撞到自家人,可以通過第三者責任險賠付,但原則上,第三者是指保險人、被保險人(駕駛員視同于被保險人)以外的人,不過通常保險條款中卻將被保險人或駕駛員的家庭成員排除在“第三者”的范疇之外。因此,如果車輛撞到自家人,保險公司視為免責。
死角四:車內物品爆炸
如果車內物品不明原因爆炸或者自燃,通常也不在日常的車險范圍內,但是可以通過附加險來規避。所以,保險專家提醒,自駕游時,車內不要放置打火機、碳酸飲料、發膠等易燃易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