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交習俗——以蛇敬客
突尼斯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突尼斯人好交往,重視宗教和信仰;迎賓方式很奇特,問候用語連串講;以蛇敬客為盛情,河水潑客情誼長;形式多樣獻誠意,實心實意表忠腸;“橄欖”象征愛和平,它為人們添吉祥。
2:禮節禮儀——親吻禮
突尼斯人與客人相見的基本禮節是握手禮。握手后,他們還要把右手放在胸口,以示出自于內心與客人真誠的相見。突尼斯的上層人士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講究施擁抱禮,同時再說一些吉利的祝愿語,以表達熱情友好之意。突尼斯人在親朋好友相見時,一般都慣施親吻禮(既在面頰的兩邊親吻,先右后左,若關系特好,要親吻兩遍)。突尼斯人男女之間,除親人或關系極為密切的親戚外,見面后施親吻禮的不多見。
戴面紗的伊斯蘭婦女,除與親人外,一般都不與男人握手和親吻。年青人還喜歡相互拍打對方的肩膀,以此來表示特別親切。
3:服飾禮儀——戴土耳其高筒帽
在突尼斯的城鎮中,現在男子穿傳統的阿拉伯服裝已不多見,不僅青年人把西裝,牛仔褲等作為日常服裝,而且社會上層和知識界人士,也多穿西服。女子民已基本不穿長袍戴頭巾,而是穿歐美流行的各種服裝。但是,在盛行西服的同時還可看到傳統服飾的蚊子,在城市中的男子盡管身穿西服,但頭上則常常戴頂紅以的土耳其高筒帽,女子有時會在西服外面套上傳統的長袍;在農村仍有不少中老年人穿傳統的阿拉伯服裝,姑娘外出還要戴面紗。
4:相見禮儀——握手禮
突尼斯人與客人相見時多數是行握手禮。握手后,他們還把右手放在胸口,以示真誠相見。中上層人士除了握手外,還行擁抱禮。親朋好友見面后,常行親吻禮,即在面頰兩邊親吻。突尼斯人與熟人相遇時,還會熱情地打招呼,互致問候。常用的問候語有你好,你身體好嗎,等等。與突尼斯女青年見面時,可贊美她長得很漂亮,她會很高興地回答:謝謝您的夸獎。
5:餐飲禮儀——手抓飯流行
突尼斯人的主食是面食,常吃大餅和面包,有時也吃米飯。副食愛吃牛肉羊肉等,城鎮居民以及上層人士多愛吃歐式西餐。他們不飲酒,喜愛喝的飲料是咖啡和綠茶,平時都喝自來水和礦泉水。過去突尼斯人是以手抓飯,現在除南部一些地區的人外,大都已習慣使用西式餐具。
6:喜喪禮儀-賽駝
突尼斯的傳統婚禮要連續慶祝七天。舉行婚禮的第一天,新郎家要派馬車或汽車去迎接新娘,新郎車前往。迎新娘后要鳴放鞭炮。突尼斯人除了過伊斯蘭教傳統節日外,每年12月還有過撒哈拉聯歡節的習俗。節日中要舉行賽駝,斗駝活動。并舉行壯觀的駱駝兵列隊游行。
7:信仰忌諱——主要信仰伊斯蘭教
突尼斯人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有極少數人信奉天主教。
突尼斯人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平時左手總干骯臟、下賤的活,因此是不潔凈的。右手才為潔凈、高貴之手。所以,待客遞接物品都以右手為禮貌。用左手是不禮貌的,甚至有污辱人的意思。他們忌諱別人打聽、詢問自己的工資情況,認為這樣做是不禮貌的。他們雖說喜歡送禮,但他們對初次見面就送禮的作法是很看不慣的,認為這樣做有行賄的企圖。
他們忌諱“13”數。認為“13”是不吉利的和厄運的象征。突尼斯人,尤其是商店的服務人,特別不愿聽到對方說他們賣的東西“太貴”一類的話語。他們忌用酒作禮品,因為他們是伊斯蘭教國家,其教規嚴禁教徒喝酒。突尼斯人禁食豬肉和內臟;忌諱使用豬制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一切,對豬的形象及有關圖案也極為反感。他們在飲食烹調方法上,不喜歡紅燴帶汁的菜;對沒熟透的菜也不適應。
8:主要禁忌——忌諱數字13
突尼斯人忌諱別人詢問自己的工資情況,認為這是不禮貌的。他們忌諱13,認為這個數字是不吉利的象征。他們反感看到豬的形象及圖案。
突尼斯市是一座美麗繁華的城市,中國人員到突尼斯發展事業,外出辦事,上街購物,散步消遣等,都離不開行路,應當注意遵守公共場所的禮儀規范,如在大街上遇見朋友,寒喧交談時不應站在馬路中間妨礙行人或車輛的通行;詢址問路時要用請求的口氣,事后要向對方誠懇致謝;當他人向自己問路時應當熱情指點,若不知情則應當表示歉意;要注意自覺維護環境衛生,不可隨地吐痰,不可亂扔果皮;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禮讓機動車和行人,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