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位于北非,面積相當于我國的吉林省,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通用法語。地中海式的氣候,平均氣溫非常宜人。北面和東面瀕臨地中海,南部為山區,連接撒哈拉大沙漠。她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包羅著海灘、沙漠、山河等不同風景的國家。
突尼斯被認為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這里匯聚了地中海地區所有的古文化遺跡,其中包括迦太基的、古羅馬的、拜占庭的、阿拉伯的、土耳其的、歐洲的,以及伊斯蘭的文化遺址、建筑寺廟、民間藝術、精致美食、宗教音樂。
突尼斯市48小時
踏上突尼斯的那一刻,感覺非常奇妙。湛藍的天空一如地中海的碧浪,明媚的陽光驅走遠途而來的疲憊,從機場去酒店的路上稍有堵車,原來他們都趕著回家去看突尼斯隊與贊比亞的足球賽!這個國家的人們鐘愛著萬物賴以生存的大地,鐘愛著悠久滄桑的歷史,鐘愛地中海驕人的陽光,鐘愛午后咖啡館的休閑生活,鐘愛枝蔓散放的鮮花九重葛,鐘愛一切能讓生活更豐富多彩、更美好的元素。
這里的歷史會說話
迦太基位于突尼斯市西部20公里處,建于公元14世紀時期。沿著長達20公里的公路行駛,便可一直通往地中海邊。
車行至一個碎石鋪就的小廣場,最為顯眼的是1890年為紀念十字軍東征而客死他鄉的法國國王九世而修建的圣·路易大教堂。穿過簡單的圍欄,我們已經踏上比爾薩丘陵,迦太基帝國的奠基石就深埋于此。這里就是腓尼基人泰爾王國的Dido公主向柏柏爾人部落首領馬西塔尼求借而來的一張牛皮大小之地,只是聰明的公主將一張牛皮切成一根根細條,并用這些連在一起的細牛皮,圈起富極一時,曾經統治過地中海廣大疆域的帝國之都。
散落的古跡殘痕無聲地訴說著古老的歷史,從古羅馬帝國的神圣之光到汪達爾人的全面入侵,從拜占庭得手后得意的笑到阿拉伯人的后來居上,背負了過多歷史的遺跡滄桑和厚重。千年之前的神廟墻基、精美雕刻的大理石圓柱、缺少臂膀但衣襟飄飄的雕像,無一不昭示著曾經歲月的輝煌。
夕陽西下,居高臨下地望著突尼斯市,看白色的屋頂一點一點被暈染上柔和的光芒,泛著迷人的光澤。余暉中,可以嗅到歷史散發的持久香氣。
突尼斯人是不屑于用精心制作的偽文物來裝點歷史的,因此你可以完全相信,所看到的所觸摸到的文物遺跡,都是真正的歷史傳達者。這一點將不僅僅在迦太基博物館得到印證。
此行擔任全程導游的,是突尼斯TRAVELACADEMY旅行社的老板IBRAHIM先生,他是位知識淵博、精力旺盛、幽默風趣的百事通。就算你隨手指一塊磚,他都能繪聲繪色描述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負責翻譯的是同一家旅行社的一位中國女士,名叫佟松梅。長期在突尼斯生活的經歷讓她更明白兩種文化的差異,也更明白中國人旅行過程中的需求。爽朗的性格和豐富的學識也使我們此行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