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表達了康有為對青島的喜愛,這八個字已成為對青島城市形象的最佳詮釋,小資風情不僅在廈門可以看到,青島處處也都彌漫著清新氣息。這種清新,早已融入海邊怡人的輕風,吹拂進每個人的心里。
透過飛機的舷窗俯瞰青島,眼睛很容易就會陷入忙碌的狀態:市區里延綿起伏的綠色山丘、如寶石般四處鑲嵌著的西式建筑、粼粼海面上的點點白帆、巨龍般的跨海大橋……若有幸邂逅輕紗般的薄霧,眼前的島城則與仙境別無二致。
青島城區的版圖形同一片綠葉,從山東半島南翼長出,在黃海之上漂浮。綠葉的一側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書寫了滄桑篇章的膠州灣,另一側是一望無際的藍色太平洋。臨海拔地而起、仙風道骨的嶗山是葉柄,而那些令外地司機暈頭轉向、卻一步一景的通幽曲徑則構成了葉脈。青島這片綠葉,根植于齊魯大地,血液里流淌著仁義禮智信,卻也同時選擇了遼闊的海洋!肮ê龋┢【、吃蛤蜊”,藍色海洋和黃色土地是青島的血與肉,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在青島水乳交融,山東大漢的粗獷豪邁與歐洲小資的清新典雅在青島并行不!鄭u的命運仿佛早已注定。上海、香港也是近代以來中西文化碰撞的地方,但青島與它們相比,多了些許淡雅恬靜,少了幾分喧囂浮華。
行走
在文化標本當中穿梭
圣彌愛爾教堂,一直是青島最高的建筑,很少有誰比她更懂得這座城市的歷史。
八大關,每條道路兩側的花草樹木都不盡相同,每一棟精美的建筑里都住著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傳說。
“波螺油子”,承載著老青島的歷史記憶,縈繞著一種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獨特氣息,沉甸甸的……
城市中的行走,是你與青島進行精神交流最簡潔的方式。
聳立在浙江路高坡上的圣彌愛爾天主教堂,是自1897年德國人遠渡重洋踏上黃海邊的小漁村膠澳的土地以來,青島老城區最忠實的守護者和見證者。作為中國最早的城市規劃肌理的中心點,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圣彌愛爾教堂一直是青島最高的建筑,很少有誰比她更懂得這座城市的歷史。
如果想在一個區域內集中領略青島的歐式風情,八大關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目的地!鞍舜箨P”其實是這一片區里以中國的著名關隘命名的道路的泛稱,如武勝關路、嘉峪關路、函谷關路等,兩側被匯泉灣和太平灣環抱,如同一個小型半島,加上道路兩側綠樹參天,夏天不涼快都不行。八大關每條道路兩側的花草樹木都不盡相同,每一棟精美的建筑里都住著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傳說,一年四季,美景各異。所以,八大關也成了青島婚紗攝影的最重要免費外景地。
從龍山路登上堪稱青島最佳觀景平臺的信號山,“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盡收眼底。盡管時光流轉,海因里希親王大街、弗里德里希大街等殖民意味十足的街道更名為廣西路、中山路,從未改變的卻是如油畫般沁人心脾的美麗。青島的地勢如同“七丘之城”羅馬,連接兩條高度不同的平行道路的,往往是在歐洲很常見的石階路或極具青島特色的“波螺油子”。順山就勢而建的“波螺油子”由卵石鋪就,因彎多坡陡,螺旋而上,形似海邊巖石上小海螺(青島人叫“波螺”)的肉,而在青島話里“肉”與“油”不分,久而久之便得名“波螺油子”。如同胡同和弄堂集中體現了京滬兩地人文特色的精髓一樣,“波螺油子”也承載著老青島的歷史記憶,縈繞著一種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獨特氣息,沉甸甸的。
即使過去100多年,在如今的青島還是能輕易探尋到德國文化的標本:在青島話里“古力蓋”是井蓋的意思,源于德語的“Gully”,意為帶有可供人出入井蓋的地下雨污水坑道。當然,青島最顯著的德國文化現象還是世界聞名的啤酒,自1903年8月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成立以來,啤酒就完全融入青島人的生活,也成為青島最知名的特產之一。在青島,最地道的喝啤酒方式莫過于到街邊供應散裝啤酒的小鋪,用塑料袋打酒回家,配上小菜,全家共享。
從八大關、信號山和太平角等老城區沿著長達40公里、處處是美景的海岸線一路向東,穿越感十足,從紅瓦綠樹走向高樓大廈,也是從青島的昨天走向今天。不過,在青島最為現代和繁華的浮山所,還是可以看到一棵擁有近400年樹齡的銀杏樹,那是青島最為悠久的歷史遺存——相比北京、西安、南京等古都,青島無疑是年輕的。
不要停下腳步,向東直抵“青島半島”的最東端,就已身處嶗山深處。蒲松齡筆下的一個故事,讓這個盛產高品質綠茶的中國海岸線海拔最高點,在很久以前就因“嶗山多仙人”而聞名遐邇,也成為各地游客來青島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在傳說里,嶗山住著能穿墻的奇人,在現實中,除了游客和驢友紛紛到訪之外,嶗山里也隱藏著許多過著“歸田園居”式生活的城市人,其中不乏80后。住在嶗山,的確是理想生活的完美樣本:“農婦、山泉、有點田”,山景、海景兼而有之,農副漁產品一應俱全,實在寂寞了,在可接受的時間內也能回到城市的喧囂。愜意至此,夫復何求?
作為一個著名旅游城市,青島賣門票的景點其實并不算太多。但青島的獨特魅力在于,她的各“景點”,一直是城市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住在青島的人,生活也是在旅游;來青島旅游的人,旅游也是在生活。在青島,沒有人是外人,所有人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愛上她。或許,這一難以言說的氣質,就是青島的“小清新”。
停駐
城中熱門聚點兒
看夠了城中風景,也許應該停下來與這個城市進行一些更深入的接觸。不管是用喝啤酒還是喝咖啡的方式,去青島人喜歡去的地方,跟他們混在一起,像跟他們在一起生活一樣旅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與這座城市親近起來。
朗園咖啡
一個世紀以前,朗園是青島太平角海邊樹林里的一座德國外交官官邸;如今,朗園化身為青島極具情調和品位的咖啡店,成為青島小資和文青的重要集散地。光顧朗園的客人,其實大多不會太在意咖啡和其他食物,只因在朗園的絕佳風光面前,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位于太平角頂端的朗園,面朝浮山灣,距離青島第三海水浴場的優質沙灘只有一步之遙。坐在朗園二樓的窗前,碧海藍天的無敵海景盡收眼底;蛘哌x擇坐在朗園的小院里,海風習習、清爽宜人,亦是一大快事。如果碰巧趕上浮山灣內有帆船比賽,海面上百舸競發、白帆點點,更是難得的景致;蛟S,朗園就能代表青島小清新的一種典型生活。
地址:青島市南區湛山五路6號
咖啡空間
咖啡空間的店主是個熱愛青島的人,店里的一整面墻都是以圣愛彌爾天主教堂為主題的壁畫。店內氛圍極具波希米亞風格,所以,愛自由、愛幻想的文藝青年不會計較這里空間的狹窄。實際上,咖啡空間是梧桐遮天的大學路上一系列咖啡店的典型代表,戈多咖啡、米高咖啡等也值得一去。大學路,因緊鄰中國海洋大學得名,而后者是長期以來公認的“中國最美校園”之一。海大和大學路,共同營造出這一片區雅致的文化氣息,此地的咖啡店,自然也優雅而從容。在大學路附近起伏曲折而又遍布名人故居及歷史建筑的黃縣路、魚山路、福山路逛得累了,在大學路的咖啡店小憩,和熱情的店主聊天,用咖啡點綴美妙的旅程,并沉浸在慢節奏的咖啡時間里,也實在是一大享受。
地址:青島市南區大學路14號
領地咖夫
不管老青島還是新青島,青島的根在小青島,它是青島文化和精神的發源地。青島的別稱“琴島”,即源于小青島,因為從高處俯瞰,小青島形如一把小提琴。除了一座由德國人修建的燈塔外,小青島上唯一的去處就是領地咖夫。小青島是一座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的小島,有一條路與海岸相連。作為另一家溫馨而別致的咖啡店,領地咖夫的室內氛圍是經過用心營造的,留言簿上也留下了很多過客表達愉悅心情和浪漫感受的文字。因為要在此喝咖啡,必須先上島,所以光臨領地咖夫的客人很容易就能享受到“專場”服務,那一刻,很容易有種“我就是島主、我擁有這一切”的感覺。在領地咖夫,每個人都可以寫下只屬于自己的關于一杯咖啡與一座島嶼的浪漫故事。
地址:青島市南區琴嶼路小青島上
不是書店
不是書店,那是什么?官方解釋說:不是書店是“將書店、圖書館、咖啡館、創意商店融為一體的休閑場所”,是一個“后書店時代”的概念,所以不是書店不僅僅是一個書店。一家店可以為文藝青年提供文藝生活基本要素的“一站式服務”,想必店主也是煞費苦心。每周六晚固定的看電影活動是書店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往往座無虛席。不是書店還經常舉辦微型民謠演出,聽眾或坐或站,圍繞著中間的歌者,氛圍極好。不是書店所在的“創意一百”也值得一逛,論規模和知名度雖比不上北京的798和上海的田子坊,但也極具青島特色,常有本土樂隊演出和本土藝術家的展覽,是青島藝術圈人士的重要聚集地。
地址:青島市南區南京路100號“創意一百”122室
小咸湯面
如果不是因為這里的面實在太好吃,一家門頭小得可憐的面館也沒什么好說的。不要在用餐高峰期光顧,等座是必然的,然而在一天里的八個小時營業時間之外的時段去,也是會吃閉門羹的。另外,熱愛民謠的店主很講究,周六全天閉門謝客?傊,能不能順利吃到小咸湯面,是需要提前規劃的。小咸湯面究竟好吃在哪里?店主結合了膠東手搟面的做法和臺灣的濃湯,使湯面有手搟面的柔滑和韌勁,也有濃湯的醇厚和香濃。另外,店內小木桌上的辣椒面是自己磨的,醋也是老陳醋,可見店主的用心之細。此外,小咸只有各種牛肉面和玻璃瓶裝可口可樂,別的食品一概不供應,連小菜都沒有。
地址:青島市南區江西路43號
啤酒街
這里是名副其實的啤酒愛好者的天堂,因為登州路兩側全是各種酒館,隨便走進一家,都可以喝到純正的青島啤酒。選擇包括口味不同的瓶裝青啤、純生或原漿的散裝扎啤……只要有意愿和有能力開懷暢飲,完全可以每種都嘗試一點。通常,海鮮、燒烤是主力下酒菜,每家酒館都會提供。之所以登州路能成為青島的啤酒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國唯一的以啤酒為主題的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就位于此,參觀者可以親身參與啤酒釀造的過程,甚至可以生產出一瓶以自己的照片為酒標的青島啤酒。啤酒博物館是始建于1903年的青島啤酒一廠的一部分,最正宗、最地道的青島啤酒就產自這里。
地址:青島市北區登州路
漁碼頭
吃海鮮是青島生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青島各種類型的海鮮餐館也實在多如繁星,但漁碼頭實在是太火了,所以它不得不在青島的美食街閩江路至云霄路一帶開了三家緊挨著的分店。很多人擔心吃海鮮容易挨宰,漁碼頭的性價比還是很不錯的,很多青島本地人也選擇它,只是用餐高峰期停車位相當緊張。青島的海鮮也許種類不如廣東和海南的多,但都體大肉厚,做法講究保留海鮮的原汁原味。最出名也最實惠的青島式海鮮菜品當屬辣炒蛤蜊,喝啤酒吃蛤蜊,與北京的喝二鍋頭吃油炸花生米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后者講究細品,前者強調暢飲。在漁碼頭喝到微醺,向南步行來到海邊散步吹海風,感覺也是很不錯的。
地址:青島市南區云霄路18號、24號、28號
青島市博物館
若想在一個空間內迅速了解城市的歷史文化,探尋城市的變遷印記,博物館是最合適的地點。免費開放的青島市博物館,其鎮館之寶是兩尊北魏石佛像。但更吸引人的是極具青島地域特色的出土文物,包括造型別致且極具實用性的陶器、工藝復雜的青銅器等!扒鄭u史話”是青島市博物館的主力展,終年開放,分為四個展室。觀眾從石器時代看到青銅時代,然后按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迭脈絡追隨青島的發展足跡,最后把重點落在晚清時期以及德日先后占領青島直至新中國成立。作為一座歷史并不很長的城市,青島市博物館沒有太多重量級藏品,但從中還是可以體察到青島在梳理、提煉自身歷史和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
地址:青島市嶗山區梅嶺東路51號
前海一線
青島的海分為前海和后海,南部靠黃海一側的是前海,北部臨膠州灣一側的是后海,前海以海濱風光為主,后海的功能則是工業、港口、輪渡和公路樞紐。很難說青島的前海具體哪一片、哪一段風景最好,因為前海一線就是青島風情精華中的精華。西起團島、東至石老人,青島的前海風光帶長達30公里,城在景中、景寓于城。前海一線包含了沙灘、礁石、山丘、樹林、草地、雕塑、帆船和游艇碼頭、歐式洋房和摩天大樓,或處處別致,或些許野趣,景觀豐富到極致。不論哪個季節來看海,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沒有人會拒絕在濱海木棧道或步行道隨意走走、四處轉轉,遇到心動的風景,就駐足憑欄遠眺。
地址:青島南部靠黃海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