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到什么地方旅游?過年去哪里旅行好?
鳳凰古城過年 回歸快樂如此簡單
這里,是苗族土家族的聚集地,山清水秀,人杰地靈,走出了著名文學大師沈從文和著名畫家黃永玉,更有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這里也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這里,早不再是當年路易.艾黎看到的那個樣子,表面上商業化不可避免的席卷了鳳凰古城的每個角落,而你若能沉下心來呆上些日子,你會發現,鳳凰,還是那個鳳凰,民風淳樸依舊,民俗文化氣息濃郁。
鳳凰的的春節,年味濃郁,簡單快樂,除夕夜漫步在古城,到處張燈結彩,煙花怒放,白天去趕個大集,商鋪林立,琳瑯滿目,再加上湘西苗族的特色小吃,那叫一個滿腹飽足。過了初一,去苗家過新年,行走在田間小路上,春的氣息在心頭蕩漾,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寒料峭,陽光很好,赤腳下水走到河中間的小島上曬太陽,快樂,原來可以如此的簡單。
苗鄉有“正月忌頭,臘月忌尾”的年規,不講不吉利的話,不做不吉利的事,要忌的主要有:一忌罵駕,不講喪氣話;二忌弄破壇罐碗瓢,否則家里有人要遭不測之災;三忌泡湯,據稱泡了湯來年的莊稼要受澇災;四忌吹了火,這樣說莊稼要受風災;五忌掃,掃了當年的禾苗會受蟲災。
吃年夜飯前,桌上擺祭品,焚香燒紙,燃放鞭炮,以祈求菩薩和祖宗保佑來年萬事如意。除夕之夜,干柴旺火的燒個通宵,長輩給小孩發壓歲錢,守歲到天亮。
正月初一初二出門拜年,初三說是“貓鼠娶新娘”,不宜出門,晚上要早睡。十五送年,在供祖宗牌位的神龕上,燭光眩目,燈火輝煌,故有“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燈”之言。
如今,這些民俗也還依然保留,貼春聯,掛年畫,趕年集,辦年貨,殺年豬,打糍耙,釀甜酒,灌香腸等等。
過年去香港 美食天堂活動不斷
春節期間,香港仍是乍暖還寒。但對來自內地的旅客來說,這種天氣卻極為暖和舒適。難怪不少內地旅客趁春節長假,選擇來香港過年,既可感受香港過年氣氛,又可嘗到最地道的中華美食,而且還可以趁新年大減價機會,瘋狂購物掃貨。
香港商鋪揮春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里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新界農村的舞獅舞龍表演
舞獅、舞龍燈等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收“利是”過新年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袄恰痹瓰椤袄隆,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而在一些商廈中也出現“利是”的打折活動,所以此時購物也是一項新年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