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酒樓在餐桌上都寫有"茶檳芥免"四個字,意思是說免收茶錢、免收檳和芥的費用。其中檳是指檳榔,芥是指芥辣醬和辣椒醬,雖然香港的酒樓已有幾十年不設檳榔,但至今仍沿用"檳芥"二字,僅表傳統而已。但有一些酒樓餐廳提供的茶水和調料、小吃等則是要記帳的。
在茶樓飲茶時打開壺蓋,是現行一種手勢語言,意即要服務員斟水進壺,客人只將蓋子拿起放在壺耳身邊即可。
在香港用餐一般都不開發票,但低檔餐廳及快餐廳在交費處有收款機打出的結算條,可用作報銷憑證,另有些快餐廳如應客人要求,也開具一些收款證明。
目前,香港有些飯店的食譜上仍印有"招牌飯"一款茶式,售價和普通飯品相同,這個"招牌飯"其實是當年的"三星飯"演變而來的。
由于茶樓飯店各以抵食夾大件的"三星飯"招來食客,而各家的"三星飯"用的材料又各不相同,但求用3種不同的肉類,故稱為"三星飯",總之是合乎經濟抵食的原則,有3種材料便是了。各家飯店又各有字號,這種飯品是屬于"賣招牌"的飯品,于是改稱"招牌飯",意思是說,這是賣招牌的食品,利錢甚微,以相等于"三星飯",但不規定用3種什么佳肴,識者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