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天門雷神祠北下東折,即至東峰。東峰又名朝ra?.峰,因峰頂有朝陽臺可觀日出而得名。峰盡處有三茅洞,洞內有陳摶像,洞外有甘露池。附近有清虛洞,洞前南下有一孤峰,峰頂方平,上有鐵瓦亭一區,鐵棋一坪,相傳為秦昭王令人所筑,臺稱衛叔卿博臺。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里與陳摶下棋,棋敗,將華山輸給陳摶。去博臺之路中有一斷崖,稱鷂子翻身,下則須全身貼崖,轉體適度。亦為華山險處之一。
東峰東北處有石樓峰,峰的東壁有仙掌崖,傳說古代黃河流溢,有山阻擋,災害連竽,河神巨靈左手托起華山,右足蹬去中條山,給黃河壁開一條人海河道,拯救了萬民。
“仙掌”即巨靈托華山時留下的手跡。掌崖上半輪如月,光可鑒人,故稱“石月”。唐人劉象有詩詠它,“萬古亭亭倚碧霄,.不成奇刻不成招。何如掬取天池水,灑向人間救旱苗。”羅隱更描繪了它之艱險?:“掌前流水駐天塵,掌下軒車日日新。謾向山頭高舉手,何曾招得路行人。”
中峰在東峰的左下,亦稱玉女峰。傳說古時有一隱士,名曰蕭史,善于吹簫。簫聲引動了秦穆公的女兒弄玉的愛慕之情,她拋棄了宮廷的榮華富貴,跟蕭史同來華山隱居。峰又名“玉女”,即因此而來。.其峰巖勢如鳥喙狀,上豐下縮,有松一株,附崖側而生,其根不見,枝葉凌空作勢,無鱗有光,.名曰舍身樹。峰頂有一巨石梁,東西八九步,南北二十余丈,形狀若龜,一名飛龜。._龜背上建有明星玉女祠,內供玉女像:祠前有石臼五個,傳為玉女洗頭盆。石梁前有石隙,名石龜躡,為唐玄宗禱雨投簡處,深不可測,相傳下通黃河,一名龍窟。還有品簫臺、玉女石馬等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