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本名良山,因漢梁孝王在此游獵,死后葬于此,故改名梁山,位于山東梁山縣東南2*5公里處,唐宋時黃河多次潰決,周成大澤,即梁山泊,人稱“八百里水泊梁山”,是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故事發生之地。
梁山泊又名梁山濼,舊稱巨野澤。這里山勢險闊港汊縱橫,蘆葦叢生,頗富神秘氣氛。它南接大野、泗水和淦河,東南連南旺、獨山及南陽三湖。梁山高居其畔,非舟船不可出入,故素有'“水泊飛渡”之稱。
梁山高居于水泊之中,除虎兵峰、雪山峰、青龍山、:郝山頭之外,還有七支余脈。這些山峰,皆山勢險峻,_峽谷深遼,與周環于山腳下的水泊9成山高水險之勢,是易守難攻的理想的軍事要塞。明壽張縣令曹玉珂《過梁山記》中說:“昔黃河環山夾流,巨侵遠江山是,即桃花潭,因以泊名。險不在山,而在水也P”當年的宋江農民起義軍,正是巧妙地借水泊之險,安營扎寨,敗高俅,搞童貫,斬將奪旗,大敗宮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