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橫臥在陜西省眉縣、太白、周至三縣境內(nèi)。因山頂終年積雪,銀光四射,故稱太白。它是橫貫陜西的秦嶺山脈的主峰,海拔3767米,也是秦嶺的最高峰。
太白早為名山,詩人李白、杜甫、柳宗兀、韓愈、蘇斌等人曾游過這里,寫下了著名詩篇。其中李白的《登太白山》寫道:“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一我為開天關(guān)。愿乘冷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舉目可近月,前行^如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見還。”這里氣候異常,風(fēng)云多變,相傳在山下行軍,不敢敲鼓吹號,否則疾風(fēng)驟雨會頃刻而至。不僅如此,這里還有奇特的風(fēng)景。蘇軾曾說:“平生聞太白,一見駐行騶”,稱它“巖崖已奇絕,冰雪競雕皺。”
太白山還有很多古建筑,歷代廟宇有十四處,現(xiàn)存房屋三十—棟,八十余間,石碑五通,鐵碑十通,鐵佛一百余尊,木雕像六十四尊,還有鐵鐘、鐵爐等。舊歷七月一日為太白山廟會,每逢此吋,山上山下,游人不絶。“太白積雪六月天”是關(guān)中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