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將至,人從眾的場面又將出現,帶著孩子出游,當然不希望碰到這樣的情況。那么,對于親子游的選擇就非常重要了,接下來我們會推薦一些上海周邊親子游的佳地,人少、舒適,這才是假日嘛~
青浦練塘 原味古鎮乘風涼
在上海說起陳云故居,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并且知道它是地處青浦練塘,但你說練塘,很多人知道是茭白的產地,如果說它也是做古鎮,就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了。 這里沒有朱家角那么熱鬧的商業,小店里賣的是農民日常所需的各種生活用品。小鎮居民的生活是安逸,寧靜的,這才是真正的江南古鎮的生活。
練塘建鎮已有千年,古鎮寧靜安詳,小河猶如一條玉帶,蜿蜒曲折,貫穿古鎮東西,10多座古橋掩映在垂柳之間。小河兩側,素墻碧瓦,幽巷曲徑,至今居民仍有沿襲傳統在池塘邊洗菜洗衣服的習慣。夏日水岸邊青石板旁支起了大傘和板凳,乘涼聊天的都是當地人。江南小船停靠在水面上,也不大在乎招攬什么生意,只顧著不急不慢地過著悠然自得的慢生活。
金山嘴漁村 古老漁村浪漫游
“起錨啰——哎唷哎唷”。清晨杭州灣畔,一句出海的號子,立刻鮮活了金山海邊漁村千年的捕魚記憶。漁村之影,因海而凝結,星星島嶼,貫通了漁村的脈絡。清晨,隨處可見淳樸的漁民正在勞作,而看到有陌生人來打招呼,他們古銅色的臉龐上立即展露出笑容。遠處灘涂上,是他們印下的一排深深淺淺的腳印。
漁村古街就在海邊,是漁民的家,如今也成了游客們參觀的景點。沿著臺階,拾級而下,青石地板鋪的道路,被磨得油光發亮。不經意間,記者遇到了一處漁民老宅。門口,一張大漁網似乎訴說著關于一個村子的傳說。“漁民老宅通過對漁民生產生活的真實還原,讓游客仿佛回到了你捕魚、我織網的時代。”走在青石路上,駐足室內微型金山嘴沙灘。在聽海濤、賞海景之余,再親手制作一段繩索,放眼漁具博覽,在歷史懷舊的過程中,感受海漁文化的博大精深。
逛完古漁村,如果你還有時間。驅車只需要5分鐘,就是美麗的城市沙灘。當然,你可以乘坐當地的公交山陽二路就可以直達城市沙灘。你會看到,在落日照射下的金山三島,海浪沖擊著海岸,群鳥飛過島嶼,循著海面飛行,秋日的涼爽撲面而來。
吳淞口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東瀕長江,西倚炮臺山,沿江岸線長約2公里。公園原址為長江灘涂地,在上世紀60年代由鋼渣回填而成。其東南角是著名的吳淞口,歷史上曾借此地形建造水師炮臺,所以得名為炮臺灣。該公園的設計突出生態恢復及文化重建理念,不僅讓原有的灘涂濕地在設計中得到有效的保護,并在沿江岸線一側利用大小生態島的組合及潮起潮落的水位變化,營造11公頃的迷人濕地景觀。
公園陸地面積約60公頃、灘涂濕地約50公頃,沿江岸線長達2公里,分為森林休閑觀光區、谷地生態走廊區、荒漠景觀區和濱水濕地景觀區等五大區域,設有長江河口科技館、貝殼劇場、礦坑花園、游船碼頭、體育俱樂部等場所,是集科普教育、休閑娛樂、觀光旅游等功能于一體、野趣與人文相映的大型公園。
嘉定匯龍潭 如入都市桃源中
匯龍潭于明代萬歷十六年(1588)所建,自北向南有五條河流匯集而成,應奎山坐落潭中,綠水懷抱,宛如一顆明珠,自古有五龍搶珠之稱,匯龍潭因此而得名。園內布局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南部是應奎山和匯龍潭組成的自然山水風景。登上應奎山的四宜亭,俯視四周,魁星閣、玉虹橋、碧荷池、打唱臺等盡收眼底。
園內歷史文化古跡頗多,有宋、元、明、清朝代的石塔、石峰等文物古跡,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十一棵。古樸渾厚,保存完整,是歷史文化藝術之精品。候黃二先生紀念碑與小刀會就義遺址給游客游園增添不少情趣。徜徉與古樸秀美的幽境,如入都市桃源之中,極富詩情畫意。
此外,園內還有建于1885年的怡安堂;建于1886年的綴華堂;建于13世紀的萬佛寶塔和暢觀樓、九曲橋、嘉樂亭等。匯龍潭已成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