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崗仁波齊并非這一地區(qū)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嘆。
岡仁波齊,位于東經(jīng)81°,北緯31°海拔6638米(另說海拔6714米),是岡底斯山的主峰。岡仁波齊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志: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巖層構(gòu)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志,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岡仁波齊峰經(jīng)常是白云繚繞,當?shù)厝苏J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
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濕婆的天堂”(濕婆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發(fā)源于此。從印度創(chuàng)世史詩《羅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岡底斯山海志》、《往世書》等著述中的記載推測,人們對于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據(jù)苯教經(jīng)典描述:一條從岡仁波齊而下的河,注入不可征服的湖泊——瑪旁雍湖。有四條大河由此發(fā)源,流向東、南、西、北四方。流向東方的是當卻藏布馬泉河(下游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綠寶石豐富,飲此水的人們?nèi)缋蜀x一般強壯;流向南方的是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為恒河),銀沙豐富,飲此水的人們?nèi)缈兹敢话憧蓯郏涣飨蛭鞣降氖抢蕷J藏布象泉河(下游為蘇特累季河),金礦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壯如大象;流向北方的是森格藏布獅泉河(下游為印度河),鉆石礦藏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勇似雄獅。每年有絡(luò)繹不絕的來自印度、不丹、
據(jù)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它。據(jù)《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苯教時期,崗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苯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苯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公元前5~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chuàng)始人瑞斯哈巴那剎獲得解脫的地方。
印度人稱這座山為Kailash,也認為這里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濕婆,就住在這里。而印度的印度河、恒河的上游都在此發(fā)源,所以,現(xiàn)在在岡仁波齊見到大批的印度朝圣者就不奇怪了。
幾個世紀以來,崗仁波齊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至今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座世界的中心。旅行者把目光投向這塊圣潔之地不過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不過人數(shù)依然不多,這或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岡仁波齊周圍共有5座寺廟。年日寺為轉(zhuǎn)山第一站,以后依次為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稱幻變寺)、江扎寺和賽龍寺,其中后兩座寺位于內(nèi)線。這五座寺廟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并留存有豐富的雕刻、塑像、壁畫等文物,但如今都程度不同地毀壞了。
游覽提示:去神山一定要辦邊境通行證,在巴噶會有檢查站查邊境證,從阿里南線到塔欽和塔欽到普蘭都會經(jīng)過,或許有些時候還會有流動的檢查哨。
交通提示:來神山的休息地方是山下的小村—塔欽(Darchen),很多人也稱它叫大金寺。這里不通班車,只能搭順風車或是包車。有五條路可以到達這里,除去
1.阿里北線拉孜-措勤-改則-革吉-獅泉河-塔欽,距拉薩2021千米,距拉孜1670千米。
2.阿里南線薩嘎-仲巴-巴噶-塔,距拉薩1338千米,距拉孜847千米。
南線是去神山最直接的一條路。沿雅魯藏布江上游峽谷而上,沿途可欣賞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的壯麗雪峰,偶爾還能見到藏羚羊。這條路是汽車自然壓出來的,并無人修整,過去逢雨季時,車子很容易在過河的時候熄火,現(xiàn)在主要的河流小溪上都架起了水泥公路橋,不大會出現(xiàn)陷到河床里幾天出不來的情況了。
3.新藏線喀什-葉城-麻扎-界山大坂-多瑪-日土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免責聲明付款方式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滬ICP備2021007970號-3
客戶服務(wù)電話
021-6868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