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原華城是朝鮮第22代王朝正祖大王為悼念自己的父王(即英祖的二子,雖然被冊封為世子,但被派別斗爭中受排擠而未能登上王位,在米柜中結束自己生命的思悼世子),把父王的遺骸從楊州拜峰山移葬到被稱為朝鮮最好的風水寶地的水原華山,并把花山附近的邑城遷移到水原八達山下現今位置,修建了水原華城。1997年12月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水原華城是在中國、日本等地也找不到的平面山城形式,同時具有軍事防御功能和商業功能,設施的功能水原華城最為科學和合理,結構實用,堪稱東方城廓的典范。城廓只砌筑外側,內側利用自然地勢用土填埋,即采用“外筑內托”的修筑方式來與大自然相互諧和。并且水原華城受了在百姓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學問的實踐課題的實學思想的影響,而不是哲學論爭,因此可以說混用磚頭和石頭,懸眼和漏槽的構思,舉重機的發明,混用木材和磚頭等修筑方法,堪稱東方城廓修筑技術的結晶和稀世之作。特別是,水原華城是當時學者們通過充分的研究和細致的計劃,集東西方建筑技術之大成而修筑的,具有巨大的建筑史意義。
地鐵1號線水原站1號出口下車后,在對面的汽車站乘坐前往華西門的汽車,至長安門前下車(5號、5-1號、7號、7-2號、11號、11-1號等)乘坐出租車從水原站到長安門約需10分鐘
1、開放時間:全年無休
2、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