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自然,體驗山峰四姑娘山是最好的選擇,這處為游人和戶外愛好者提供多種選擇的國家公園,在汶川地震后變得距離遙遠起來。也許正是因為距離的變遷,使得我們更加期待深入這座美麗的王國……
四姑娘山游覽線路:
1、一天時間 輕裝徒步或騎馬,長坪溝(長坪溝特點是豐富的植被,是三條溝中景色最漂亮的)→雙橋溝(特點是看雪山,草甸)→海子溝(特點是高山湖,一日行程可到大海子,兩日行程可到花海子)。
2、兩天時間 徒步或騎馬游覽三條溝,可以在溝內露營一晚, 第二天返回。推薦海子溝露營。
3、多日 長坪溝→畢棚溝徒步或穿越(4天);長坪溝→畢棚溝→雙橋溝徒步或穿越(6天,需要請當地向導)。
四姑娘山自助旅游貼士:
交通:日隆鎮距離成都228公里。可以從成都茶店子汽車站乘坐開往小金縣的班車中途在日隆鎮下車,票價135元。 但是由于受汶川大地震的影響,S303線耿達-映秀段還有15.8公里不通,只能走西線。 從成都茶店子汽車站乘坐經瀘定開往小金的班車,距離630公里, 車程10小時左右,票價136元。到達小金后再包車前往日隆,距離58公里,2小時左右,包車價格每人25元。
住宿:日隆鎮上有很多可以住宿的地方, 很多當地居民都開辦了家庭旅館,每人15〜30元。如果事前不能確定, 完全可以到了以后比較一下再做決定。家庭旅館推薦鄧園賓館(13990401786)、三嫂客棧。另外,四姑娘山陽光熠國際青年旅舍、四姑娘山嘉絨賓館、金昆賓館、四姑娘山國際大酒店可以滿足不同需求。
票價:旺季(當年4月至11月):
雙橋溝80元、長坪溝70元、海子溝60元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
雙橋溝50元、長坪溝50元、海子溝40元
騎馬價格:(2009年十一的價格)長坪溝:80元/天;海子溝:80元/天
美食:日隆鎮上有很多小飯店,價格還比較公道。入住的賓館或家庭旅館一般也提供餐飲。此外街上還有小雜貨店,方便食品都可以買到。需要注意的是三條溝內都沒有提供午餐的地方,需要自帶。
成都到四姑娘山本來可以從東線經臥龍直接到日隆鎮。但由于汶川地震后道路還在修繕我們只能繞道前往。一路顛簸經過瀘定、丹巴、小金,到達日隆鎮的時候已經是從清晨走到了傍晚。 司機師傅直接把我們送到他堂哥經營的旅店,天已然黑了, 看了看條件還不錯, 洗澡水也很熱,便決定住在這里。司機師傅讓我們叫他鄧老三, 旅店老板叫鄧二哥, 日隆鎮的人都喜歡用姓和排行來稱呼自己。
徒步長坪溝
第二天一大早才有機會看清楚日隆鎮。這是一條夾在山谷間的狹長街區。日隆鎮的旅游接待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體系,小到民宿、青年旅社,大到賓館飯店,甚至度假村一應俱全。不過由于震后游客減少,許多地方還處于停業狀態。到達第一天我們決定先騎馬游覽長坪溝。從鎮上出發,徒步20分鐘就來到長坪溝的入口處。要在這里交進山費,然后是一小段公路, 再換乘景區的班車。車盤山而上,轉過一道彎, 眼前豁然開朗,四位亭亭玉立的雪山姑娘出現在眼前,白衣綠裙,分外妖嬈。旅店的鄧二哥已經提前幫我們聯系好了馬匹,下車后就是徒步的起點了。
四姑娘山植被豐富,隨著高度的變化,植被的變化非常清晰。馬隊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穿行,空氣清新宜人,昨天坐了一整天車的疲勞一掃而空。路上不時可以看到旁邊的樹上掛著類似蜘蛛網狀的綠色懸掛物,這是一個叫“松蘿”的寄生植物。松蘿是衡量高原地區空氣質量的一種標準,只有在空氣質量好的地方才能見到它。穿過林子,前面豁然開朗,草甸上馬和牦牛在悠閑地散步。據說,這里的馬和牛都是到了春天就放養在山上,冬天再趕下山。有的藏民專門幫別人看管牲畜,整年就住在山上,承包一頭牛大概每年有二三百塊錢的工費, 收入不菲。
休息片刻,繼續上馬前行。一條溪水始終伴隨著馬道,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溪水清可見底, 冰冷刺骨,想必源頭是雪山的融雪。有幾次道路斷掉了,要騎馬趟過溪水,對于久居城市的人來說非常過癮。到了一處水勢平緩的地方,當地人稱“枯樹灘”。相傳這里是土司“阿巴朗依”與“墨爾多”交戰的遺跡,墨爾多用法術招來洪水,洪水淹死了阿巴朗依的軍隊,死去的士兵們化成了高大的樹干屹立在這里。這一帶生長了很多野生沙棘樹。馬夫兄弟跑去幫我折了一串,酸酸的有點澀。沙棘果含有大量微量元素,野生沙棘汁是日隆的特產。過了兩河口,差不多1點左右終于到了“木騾子”。
雪山之間,有一大片開闊的高山草甸,一條溪水從草甸中間蜿蜒穿過,成群的牛兒和馬兒在草甸上快活嬉戲著。 這里實際上是轉到了四姑娘山的背面,喜歡徒步的人,可以繼續向前走,穿越畢棚溝,再繞回到雙橋溝,全程大概需要五六天的時間。這里還是攀登四姑娘山三峰和四峰的大本營,我們沒有計劃穿越,一天的行程到這里就要折返回去了。回程依然是騎馬。快到溝口這一段有修好的木棧道,適合下馬徒步,這樣就可以享受騎馬和徒步的雙重樂趣了。
回到鎮上,大家都希望看到日照金山,于是在鎮上找了一輛面包帶我們去一個叫“貓鼻梁”的地方,是在去往巴朗山埡口的途中,從這里正好可以回望四座山峰,可惜鎮上的雨雖然停了,四位姑娘還是被云團圍繞著。
登峰初體驗
四姑娘山不僅僅是普通游客近距離體驗雪山與原始森林的首選之地,還是眾多戶外愛好者初次體驗攀登雪山的選擇。路上結伴一起游覽長坪溝的幾個朋友準備明天去海子溝露營,而我則是期待已久去攀登四姑娘山的二峰。由于事先在網上聯系好了向導,所以這一晚自己要搬到著名的三嫂客棧。三嫂的丈夫盧三哥是日隆較早的一位登山向導,5年前在駱駝峰遇到雪崩,不幸遇難。后來他的妻子就開了這家客棧,被很多戶外團體當做登山基地和聯絡點。我聯系的向導也住在這里。
客棧里還住著一對父子,他們是前幾天來的,也準備登山,可是到了大本營下起了暴雪,只好下撤。我不由心里暗暗祈禱,明天可一定要有好天氣。當晚見到了我的向導三郎,一個黑黑的藏族小伙子。聽他介紹了登山的安排和注意事項。一般攀登大峰和二峰需要兩天,第一天從日隆鎮到大本營,第二天登頂再下撤到鎮上。這兩座山峰難度不大,所以不需要特殊的登山裝備。如果要登三峰, 就需要4天時間,還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登山裝備。而四峰對于專業的登山隊都有一定的困難。
運氣真不錯,次日是個大晴天。從海子溝進山,上來就要先翻過一座小山,路倒是不難走, 坡度卻非常陡,沒一會兒就開始氣喘吁吁。不覺間就到了山頂,轉過一個180度的彎,眼前四座山峰盡收眼底。這里是有名的鍋莊坪,和鎮口的“貓鼻梁”一樣都是觀看四姑娘山的最佳地點。從鍋莊坪開始的路都是在山脊上的,頭頂著藍天白云,腳下是幽幽峽谷,一側是巍巍雪山,景色極美。走著走著都忘了自己是在登山,也忘記了時間。經過齋戒坪、朝山坪、石板熱,來到了打尖包。顧名思義,這里是登山途中休息打尖的地方。我們也在這里休息吃飯。 這時候去海子溝露營的朋友也趕上來了,我們約好晚上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峽谷里,用手電聯絡。一路上不時碰到登頂后下撤的人,免不了要相互祝賀和鼓勵一番。隨著高度的提升,灌木也逐漸稀少起來,只剩下一些雜草。終于在傍晚到達了大本營。
凌晨3點半起床,吃飯收拾一番,4點半出發登頂。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見,跟在向導身后, 深一腳淺一腳地低頭走。就這樣在黑暗里走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在到達雪線的時候太陽出來了。山和雪都被映成了金色,山勢也逐漸陡起來, 很多地方都需要手腳并用。7點半到達埡口。當山林與雪峰被陽光盡染的時候,我們站在了四姑娘山二峰的頂上。
作者:臧吉京
文章來源:搜狐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