埡口是
2:00pm,下降到一處平緩臺階地,中間有一處凹陷的石坑,又累又餓的眾人都趕了過去擠著吃了點面包和果醬,這就算是我們的中飯了。很快又要出發,我在隊伍前面帶路,走過十來米的平地,雪坡突然轉為70度的陡坡,站在陡坡盡頭,此時陽光正好,北面山下的畢棚溝如同仙境般展現在眼前,依稀可見谷底曲折的溪流,青翠的杉林,兩側是巍峨矗立的雪山,云霧如絲帶漂浮在山腰,狹長的溝谷一直延伸到天盡頭。看到這樣的天地,我的心被深深震撼,卻是默默無言。
我們不敢直線下降,還是走一條很大的弧線斜切下山。海拔愈降,積雪也變得愈加潮濕,每一步仍然是沒過膝蓋甚至更深,雪水便一點點地順著雪套與沖鋒褲間的縫隙流進鞋里,這時候,縱然人人都是gore-tex防水鞋也無濟于事。下午4:00pm,在每個人的防水鞋都變成水桶之后,終于下到畢棚溝源頭。源頭所見讓我想不出用什么詞來形容,只能不停地按動快門,將這一切都記錄在膠卷上,或許這就是我愛上攝影的原因,在你無法言語的時刻至少還能用它記下這美妙的一刻。
當夜,我們在一個四面環水的石灘用枯枝升起篝火,不是烤肉,而是烤鞋。可惜沒用鏡頭記錄下這可笑的一幕:六人挨著篝火圍坐一圈,一人手里舉著一雙登山鞋做烤肉狀。其中幾人更是面目猙獰,這就是過雪山沒有涂防曬霜的下場!
在天堂的狂奔
除了喬小牧,這個遠道從上海趕來自虐的女孩子,早早鉆出帳篷看到了絕美的日出金山美景,但她在前日已經委托下撤人員將她的eos5相機帶走了,其余人在日上三竿前都處于昏迷狀態。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誰也沒有拍下這壯觀的美景,所以喬小牧說她自己邊看日出邊抽自己的臉,所以究竟日出金山美到什么樣的程度只能在每個人的腦海中想象。我相信極美極美!
8:30am之后,我們拔營順著畢棚溝清澈的溪水一路下行。溪流為冰雪融水匯聚而成,清可鑒人,卻是冰涼透骨,中途幾次脫鞋過河,泡在水里的腳便感覺不再屬于自己。相較長坪溝而言,畢棚溝因人煙罕至而顯得更為原始自然。中間溪水奔流,兩岸山林蔥郁,雪山夾峙,瀑布聲不絕于耳。眼中所見便如天堂一般。我的心矛盾之極,一面想著長住此間,一面又因即將糧絕不得已狂奔,一步步遠離這天堂。
中午時分,已能看見砍伐痕跡。畢棚溝在80年代以前屬于309林場,當時林業是
4:00pm,經歷了近八個小時的狂奔,眼睛一直在天堂,可是胃卻在地獄煎熬。由于分組時的疏忽,我們這隊穿越組背了無數爐具燃料,卻只帶了壓縮餅干,下撤組則是恰恰相反。兩組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幸好我的運氣一向不錯,呵呵,在每個人都開始暈天暗地的時候,前方土公路邊出現了一輛卡車!"算你們運氣",司機這樣告訴我們,因為林場來了領導視察,于是大家出來種樹,開車深入到此。不然我們將需要繼續狂奔30公里才能到林場。就這樣,我們擠在這輛顛簸得不能再顛簸的卡車上趕到了林場,并繼續搭這輛車出林場到了理縣縣城雜谷腦鎮。此后連夜包車在5月7日凌晨2點回到了成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