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區,稱為高原地區。其特點為氣壓低,空氣中氧的濃度也低,易導致人體缺氧,從而引起高原反應。高原反應的常見癥狀是嘔吐、耳鳴、頭痛、呼吸急迫、食欲不振、發燒、睡意朦朧,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定、精神亢奮、記憶力減退、聽、視、嗅、味覺異常、產生幻覺等,也可能發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現象。
一、常見的高原旅游注意事項:
多喝水:由于高原空氣濕度低,人體容易脫水,加上血紅蛋白增高,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極易形成血栓,引發心腦血管意外。因此,要不斷少量喝水。
戒煙:香煙產生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是氧氣的250倍至300倍,大量抽煙會明顯加重高原反應。
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運動試驗證明,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更有規律和節奏,游客在行走或攀登時,可將雙手置于臀部,使手臂、鎖骨、肩胛骨及腰部以上軀干的肌肉作輔助呼吸,以增加呼吸系統的活動能力。
剛到高原,應避免劇烈活動和情緒興奮,避免洗過燙的熱水澡,以免加快身體新陳代謝而加劇缺氧,導致肺水腫。堅持高糖類、高植物蛋白和低脂肪的飲食原則。糖類能夠快速提供熱量,使人適應高強度的活動,而且可增加氧氣的交換通氣量。過量的脂肪和動物蛋白可加重高原反應。高原反應容易導致失眠,可以適當服用安定片保證充足睡眠。
此外,16歲以下和60歲以上者,患有貧血、糖尿病和較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孕婦等不宜進入高原旅游。
二、有關高原反應的一些常識:
1.對高原病患者而言,給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處理,若有休克現象,應優先處理,注意失溫及其他并發癥。
2.應將病患移至無風處,并立即臥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同時嚴禁大量喝水。
3.若疼痛嚴重,可服用鎮痛劑止痛。如果仍不能適應,則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癥狀明顯減輕之高度為止。一般而言,出現高原反應的患者降低至平地后,即可不治而愈。雖然如此,嚴重的患者仍需送醫院處理。
三、小帖士:
1.在高原晚上睡覺喘不上氣怎么辦?
高原缺氧影響通氣,人們常常會感覺呼吸比較急迫、喘氣厲害,睡不踏實,這種情況比較正常。建議在高原區晚上睡覺盡可能墊高頭部或嘗試坐著睡也可以,以便使呼吸順暢一些。
2.剛上高原就吸氧好嗎?
首先,并不建議人們初入高原就急于吸氧,因為這樣會影響人體對高原海拔以及氣候條件適應性的及時建立,當然這適用于高原反應比較小的一類人。如果高原反應比較嚴重且身體虛弱,則建議及時吸氧,尤其是在夜間,因為這樣有助于減輕人們的高原反應癥狀,獲得良好的休息,保持體力。
3.高原上戴隱形眼鏡行不行?
戴隱形眼鏡最需要注意的是清潔問題,如果高原地區有較大風沙,建議最好不戴。但隱形眼鏡戴與不戴,與高原海拔關系不大。
4.初到高原感覺發燒、耳背,正常嗎?
因為人們在高原的血壓值較之在平原地區時會有所升高,所以身體感覺發熱是正常的,一般在高原的體溫會比平時正常體溫高0.5℃至1℃,但如果在發熱的同時還伴有身體的其他不適,就應及時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如是由感冒引起的發燒,患者應迅速撤離至海拔較低的地方進行治療。在高原地區出現耳背現象屬于正常,這是由于身體缺氧造成的聽力障礙。
5.在高原上可以喝酒嗎?
建議在高原地區不要飲酒,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因為飲酒會加重人們心臟和血管的負荷,而且常常會加重高原反應,甚至誘發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四、其他健康事項
1、注意保暖,在出行時宜穿寬松、保暖的衣服。高原的晝夜溫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氣溫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須準備外套或毛衣。另外,保持身體的干燥也很重要。
2、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你的眼睛,應準備太陽帽和墨鏡。高原有很多冰雪環境,冰雪地及水面會反射很強的太陽光,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將雙眼直接暴露在這種環境中數小時,即可造成雪盲。所以,在雪線及以上地區活動時一定要戴雪鏡,或者至少是可以濾過紫外線的好的墨鏡。雪盲會造成暫時性失明,輕微的癥狀是:對光線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沙子,疼痛,眼睛發紅,不停地流淚。若發生雪盲,應以眼藥水清洗眼睛,到黑暗處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冰鎮,減少用眼,盡量休息。良好的休息和舒緩的環境能及時緩解雪盲的癥狀,但完全恢復通常須5~7天。
3、帶一些鼻腔外用軟膏和潤喉片可緩解干燥帶來的鼻喉不適。
4、建議大家考慮帶著以下藥品:金施爾康、西洋參含片、阿司匹林、必理痛、牛黃解毒片、感冒靈、喉炎丸,止咳水、白花油、維他命C丸、胃藥、紗布、眼藥水及消炎藥。建議準備大小各一個小型藥盒,大的放在背囊里,小的隨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