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的大峽谷在陽光直射下發出閃閃的紅光,雖因光線太強略顯沒有層次,但那壯美仍讓人由衷贊嘆——深入谷底的科羅拉多河靜靜流淌,兩岸峭壁陡峻,幾乎是直上直下的角度。最奇的是那些千奇百怪的紅色尖頂,有的像歐洲中世紀的城堡,有的像中國萬里長城上的烽火臺,有的像古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北京的天壇,還有的像極了女人豐滿的乳房,連乳頭都是那樣的齊整和形象。
“——有多老?形成大峽谷山壁上的巖層有相比起來比較年輕的,也有十分古老的。Kaibab石灰巖約是2.7億年前沉積形成,構成此區域內大部分的巖石頂端,最古老的巖石位于峽谷底部露頭的片麻巖和片巖,可追溯到18億年前。
“——有多新?峽谷本身是于五六百萬年前形成的,目前有未經完全確認的證據顯示,最下方600米的峽谷是在最近75萬年前刻蝕而成,如果是真,等于將近一半的峽谷是在一次地質事件中瞬間侵蝕而成的。不過,不是所有地質學家都同意這種說法。
“——為何是這里?距今大約7萬年前,今日美國西南方很大一部分土地開始隆起,地殼板塊碰撞的壓力使得科羅拉多高原由原本的接近水平面升起至超過海拔3000米,有些地方升的更高。此番隆起很奇妙的并未造成地層太大程度的傾斜或變形。
“——為何這么深?每一滴水、每一塊石頭、每一顆沙粒的目的都是要回到大海,水流在行經南落基山脈西側斜坡和穿越科羅拉多高原時,挾帶了沙、石礫和巖石,往下刻蝕古老的巖層。如果沒有科羅拉多高原的隆起,就不會有數千米高于水平面的巖石可供記刻蝕,從南緣的Yavapai點到科羅拉多河的高度差為1400米,而科羅拉多河目前的高度還是在海拔750米的地方。
“——為何這么寬?簡單地說,當科羅拉多河往下刻蝕時,其沿岸的山壁因而崩塌,沿路挾帶石礫往峽谷側邊走的水流形成了側邊峽谷,巖石縫里結冰的水或巖縫中成長的植物根部逼使巖石崩為小塊,并滾滾順峽谷側邊而下,較軟或較弱的巖層被侵蝕的較快,也削弱了上方較硬的巖層,若無足夠的支撐,懸崖便會崩塌。最終,科羅拉多河便帶著侵蝕的產物流入加利福尼亞灣。在大峽谷全長446公里的距離內,寬度變化很大,在北端和南端之間是13-26公里。
“——為何這么大?這是各種驚人因素的結合,融合了深度、寬度、長度,讓大峽谷鶴立雞群,沒有其他的壯闊峽谷能集如此燦爛的各色巖層、令人嘆為觀止的尖頂和帶陰影的側邊峽谷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