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瑪吉阿米
瑪吉阿米,這幢看似很不起眼的黃色小樓,卻有著不平凡的歷史典故。在藏區,崇尚白色是藏族人亙古不變的習俗。一般民宅、村居墻壁都以白色粉飾,而只有寺廟、活佛的駐錫地和高僧大德的寓所才有資格“身披黃色的外衣”。這就是這幢小樓的神秘之處。
寫到瑪吉阿米的文字太多了,關于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和他的美麗情人瑪吉阿米那個浪漫的故事也已經被傳頌了太多次。而瑪吉阿米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僅僅是個“打望”圣地,更是一個艷遇高發地,快樂的單身俠們,你寂寞的單身生活有可能在此劃上圓滿句號,愛情的漩渦等著你來淪陷。
克瑞斯蒂,一個漂亮的德國姑娘。盡管芳齡二十有九,卻情竇未開,機緣難遇。但當她光顧“瑪吉阿米”的第一天就奇跡般地與同樣來自德國的小伙子哈里森“觸電”,雙雙墜人愛河。當三年后他們在同樣的季節進行紀念性重訪“瑪吉阿米”時,已經是“一加一等于三”,產生了愛情的結晶——一個可愛的日耳曼男孩兒。
上海甜愛路
在上海呆久了的人都知道有一條“甜愛路”,常常有戀人相約在此,也不乏三五成群的聚會人群。這里被譽為“上海最浪漫的馬路”,小路上的驚鴻一瞥,也許就是一場艷遇的開始。
路口處有一個愛情郵筒(愛心郵筒),如果你將信件投入這個郵筒,收件人可以收到將蓋上英文愛的郵戳,想要對暗戀的人表白選擇這種方式最浪漫不過了。道路兩側是由28首中外著名愛情詩篇組成的“愛情墻”,牽手走過,戀人時常誦讀墻上的愛情佳句。獨自走過的你如果恰好遇到一個合眼緣的單身異性,不妨邀上TA一起賞讀這愛的詩篇吧~
印尼雅加達尋偶圖書館 單身的你一定要去
雅加達有一家“尋偶圖書館”,館內圖書只與愛情有關,且讀者必須是未婚男女。
“尋偶圖書館”只有600平方米,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和其他圖書館沒什么兩樣,但它所成就的配偶成功率卻達65%以上,是婚姻介紹機構所不能相比的。其中,喜歡閱讀《紅與黑》、《巴黎圣母院》、《簡愛》、《安娜·卡列寧娜》以及《紅樓夢》、《聊齋志異》等名著的男女,其“合二為一”的比例要比喜歡閱讀其他圖書的讀者高出25%。當地人說,在這個書卷氣很濃的場所里尋覓到的另一半,要比在舞廳、酒吧、影院等娛樂場所一見鐘情而發現的異性,感情基礎要牢靠得多。
一說到英國,一般人會說的形容詞就是傳統保守,想到英國男人,裝扮一定是戴高帽、手持拐杖,結論就是這個城市一輩子與浪漫無緣,如果你體驗過倫敦的夜生活,就會完全改觀。
晚上的倫敦,你可以先到索霍區的咖啡小歇一會,到了夜里11點多到隔天凌晨,不羈夜才剛剛開始,倫敦夜總會的氣氛可是舉世聞名,從流行樂、爵士樂等,任君 挑選,大部分的夜總會都開到凌晨3、4點,可以挑家適合的感受一下熱烈激情,在酒酣耳熱之際較容易遇到頻率相同的人狂歡一整晚;另外還有一種較為高級的夜總會,洗手間一塵不染、還有固定座位,在這里的都是家財萬貫的多金郎,運氣好的說不定就留在倫敦不用回來了。
維羅納 愛情是主題
意大利小鎮維羅納,莎翁筆下最浪漫絕美的愛情的開始之處,在那里,羅密歐遇上了朱麗葉。
雯雯曾經在意大利錫耶納大學一邊學語言一邊學旅游管理,學業期間,游遍了整個意大利,當然,也去到了維羅納。“維羅納一般不會專門去,去威尼斯經過那里,呆個一兩天差不多了。”這里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鄉,城市主題是愛情。
卡佩羅路27號小院里的一幢小樓,就是朱麗葉的故居,院內正面豎立著一尊真人高矮的朱麗葉青銅塑像,神情又略帶哀怨的美麗少女,惟妙惟肖。銅像左側的大理石陽臺,正是當年羅密歐幽會朱麗葉的場所,旁邊的門墻上貼滿了愛情祝福。
每年不少情侶專程來維羅納結婚,希望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誓死捍衛愛情。“我在意大利遇到我原來的男朋友,他是意大利人,意大利人比較懂得生活,與其說浪漫,不如說散漫,人生的第一課就是享受生活。”
雯雯說,在意大利的“艷遇”,并不像美國大片里描繪的那般過分浪漫、過分夸張,“電影只是電影。穿最好看的衣服,別帶照相機,來這里,感受意大利的獨特,自在暢快,享樂其中,才是旅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