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灣仔區(qū)的面積由于70年代開展的填海計劃而有所擴大,新的空間也帶來了新的面貌:海灣道一帶的新型建筑物群,如華潤大廈、新鴻基中心、鷹君中心、人民入境事務稅務大樓、香港藝術中心等,尤其是中環(huán)廣場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就矗立在這片新生大地上,給古老的社區(qū)注入時代氣息。

灣仔區(qū)是香港的文化區(qū),文娛體育設施相當普及,且影響面甚廣,其中最具特色和傳統(tǒng)的堪稱賽馬。

在灣仔東南面的一個山谷,多年以前是港島上一塊土質肥沃的耕地,后被辟作跑馬場,并取名"快活谷"。隨著跑馬場設施不斷完善和規(guī)模日益擴大,人們便直接稱之為"跑馬地"了,而快活谷則成了歷史名詞。在每年賽馬季節(jié),即每年9月到翌年6月,平均每周安排二次賽馬,不少香港人對賽馬嗜之成癖,每逢賽馬之曰,跑馬地附近一帶交通中斷,待結束后才能恢復正常,市民除入場賭博外,還可在馬會設于全港各處的"場外投注站"下注。賽馬已成為香港社會文化生活中一個有特色的組成部分,到香港旅游的人多去跑馬地"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