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禪院又稱"普濟寺",俗稱"觀音堂",是澳門三大禪院中規模最大,占地最廣、建筑最宏偉的寺院。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360多年歷史。寺院座落在美副將大馬路中段,昔曰望廈村的東面。
普濟禪院門前是一條寬闊的馬路,寺門氣勢雄偉,上方"普濟禪院"4個大字剛正遒勁,兩旁為_幅石刻對聯:"貝葉傳經西天竺鏡,蓮華妙法南海潮音"。外墻頂部、屋檐及屋頂均用明朝的琉璃瓦鋪砌,正門頂上有花朵、魚、龍等樣瑞之物及歷史典故裝飾。寺內共分3殿,主殿為大雄寶殿,供奉佛祖,有3尊貼金佛像,身長8丈。寺僧常在這里為善男信女們焚香祈禱;次殿是長壽佛殿,一尊貼金佛像置于殿后,象征佛教普渡眾生的精神;第三殿為正殿,即觀音堂,觀音大士慈祥地端坐于樟木雕像的蓮臺上,觀音菩薩兩邊排列著十八羅漢,其中位于左方前面的一尊羅漢很像歐洲人,據說是馬可?勃羅的形像。
普濟禪院除3大殿外,還有許多附屬建筑,如藏經樓、齋堂、方丈廳等,后邊還有廣闊幽深的花園,如此規模的宗教建筑群,在港澳地區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