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屹立在安徽省南部,早在一億多年前,它就躍起于地表之上,經過第四紀冰川的洗禮,更顯得雄偉秀麗。黃山屬南嶺山脈,全山面積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劃人風景區的部分共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號稱方圓五百里。在風景區內,大小山峰不計其數,有名的達七十二座,即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最高峰蓮花峰海拔一千八百六十米。
黃山古稱黟山,相傳黃帝來此修煉后,羽化成仙。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由于唐玄宗崇奉道教,下令改黟山為黃山。靈秀神奇的山石,蒼勁多姿的青松,變幻莫測的煙云,被譽為黃山“三奇”,加上那獨一無二的朱砂溫泉,合稱“四絕”。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岳之煙云、匡廬之飛瀑、峨眉之神韻、雁蕩之奇石,黃山兼而有之。明代著名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覽了黃山后,贊嘆說:“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陳毅元帥將黃山譽為“天下第一山”,并親筆為黃山大門題寫了匾額。
自古以來,登黃山的道路,分為東、南、西、北四條,現因南面與公路相通,故一般游人皆從南路湯口人山,黃山溫泉區是接待游人的中心。紫石峰前的黃山賓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三層大樓,賓館前消遙溪(一名桃花溪)水奔流,溪上有一座拱形橋十分雅致。游人在這一帶可參觀煉玉亭和觀邊樓。桃花溪上的“人”字爆是黃山二大爆布之一,每到雨后,便有兩條白龍飛馳而下,十分壯觀。紫石峰下巖縫中涌出的溫泉是黃山“四絕”之一。水質清澈,味道甘美,水溫常年保持在攝氏42度左右。相傳每隔三百年左右涌出一次朱砂,泉水呈現血紅色,所以自唐代起,便稱為朱砂泉。古人有詩寫道.* “五岳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