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望江亭前進,便到達云中山城——牯嶺街。牯嶺街是廬山的中心地帶,海拔一千一百六十七米,有環山公路和多條登山道相通,游人多在此投宿,次日再開始游山。街道呈弧形,道旁綠樹成蔭。山城的另一側,是橫臥于剪刀峽上的街心公園。
公園占地約一萬五千平方米,游人可在此休息觀景:山谷幽深,百巖競秀;蜿蜒長江,與天相接;九江若火,燦若明星。
從牯嶺經西谷可至如琴湖。這是一座人工湖,因形狀象小提琴,故有此名。湖心有島,島上有望湖亭,岸上有曲橋與島相通。這'■帶過衣是大林寺所在地,大林寺與西林、東林合稱廬山三大名寺,而今除東林寺外,大林與西林寺都已廢圮了。如琴湖西岸是著名的“花徑公園”。據說唐代詩人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后,心情郁悶,往游廬山時,在此寫了《大林寺桃花》這首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人此中來!边@個公園是專門為紀念這位詩人而建的,公園的花徑亭內,有一.塊巖石上刻有“花徑”兩字,相傳是白居易手跡,一九二九年被發現,已建亭保護。花徑公園除可欣賞湖景、賞花訪古外,還有動物園,可供游人參11。
離如琴湖不遠,兩崖拱峙,一巨石橫空伸出,但又與對面山崖相差咫尺,這就是著名的“天橋”。相傳明太祖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吋,朱元璋大敗,單騎逃至此處。行至懸崖前朱元薄面臨絕路,突然天降一龍,化為石嬌,將俾擇過橋去。朱元璋剛一過橋,石橋便自動墜斷,等陳友諒追兵趕到,只好望橋興嘆。當然,這只是美好的傳說,寒際上,天橋不過是因為下面巨厚的巖層崩落后自然形成的,李!白在《廬山謠》中形容說:“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在天嬌上留個影,可謂游廬山的珍貴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