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四米,:由一百零五塊各重一噸的花崗巖石砌成。明江南才子唐伯虎據此撟繪的《廬山三峽橋圖》在廬山博物館展出。橋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但至今仍可通過載重汽車,足見其堅固無比。橋雖不長,但因其建于漢陽與五老峰之間的三峽澗上,澗石角立,溪水橫流,古人比之為長江三峽之險,因此更顯得氣勢不同》清代詩人屈大鈞有詩道:“二十四潭爭一橋,驚泉噴薄幾吋消。一山瀑布歸三峽,小小天風作海潮。”橋東有股清泉,名招隱泉,唐代陸羽便是在這里著出了《茶經>,并將此泉評為“天下第六泉”。而被陸羽品評為“天下第一泉”的谷簾泉位于星子縣廬山垅,該泉泉水發源于大漢陽峰,又自筲箕洼口形成了廬山第二大瀑布,值得人們一睹芳顏。
游人除了游廬山外,還可順游覽鄱陽湖及九江市。鄱陽湖中的最佳處是大孤山和石鐘山,九江市的風景點則首推甘棠湖。湖中的煙水亭相傳是三國吋東昊都督周瑜的點將臺,,亭為唐代詩人白居易首建,以后不斷擴建,始成今曰規模,是古今九江之秀,令人留連忘返。
游人登廬山,可乘飛機或火車至南昌,南昌有直接通往廬山祜嶺的長途汽車;也可乘火車由南潯線或乘輪船至九江,再由九江乘汽車至牯嶺。一般游程需一至兩日,可分為乘車游與徒步游兩種,路線可經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天橋、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三寶樹、含鄱口、植物園,蘆林大橋,再返回牯嶺街。若時間充裕,則可加游鄱陽湖和秀峰、九江市甘棠湖等。游廬山的黃金季節是夏天,但只要衣服穿暖,四季均可游。廬山交通方便,年老體‘弱者亦可乘車游覽,這是它比其他名山優越之處。老年人游山,可首先到廬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