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曲在老鴉灘下,是九曲中最短的,但被譽為“武夷第一勝地”的天游峰卻正在此地。天游峰恰好處于九曲的正中,東為一曲至三曲,南為四曲至六曲,西為七曲至九曲,登峰一覽,盡收眼底。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曲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這大概就是天游峰被稱作武夷第一勝地的原因吧!明代詩人錢秉鐙有詩云:“聞到天游客罷游,果然此距最M頭;方知曲曲山回轉,合使峰峰水抱流。丹碧皴中通古舶,煙云破處懇田疇。棹歌不向前途去,一覽臺邊已盡收。
第七曲在嫩挖灘一帶,武夷山的最高峰——三仰峰便屹立在七曲溪北。這所謂的最高峰海拔不過七百多米,不過在峰為中仰,第三峰為小仰,嵌空而出,奇絶之至。清人倪天翰有詩云:“峰連三疊插空斜,白日寒生翠影遮;石徑多經新玉斧,井泉尚涌舊丹砂。沉沉鋪綠云中樹,片片流紅洞口霍;到此幽深無俗物,舂風常笑碧桃花。”
第八曲以芙蓉灘為界,溪北是猶如兩朵蓮花似的鼓子峰。山腰有一如鼓的大石,鼓之蓬蓬作響,妙趣橫生。鼓子峰附近的紫芝峰、環珮巖和三教峰以及水中的山石是八曲的又一特色,如靈芝石、貓兒石、品石巖、上水獅石和上、下水龜石,爭奇斗巧,各具情趣。清人董天工有詩云“八曲蓮峰靡漢開,水光返照影潔回I桃源有路登仙境。
第九曲是從幛巖附近的淺灘,到齊云峰下的星村鎮。溪水至星村后分作兩支,到靈峰腳下又合流為一,溪水環抱著一塊綠洲,名'道院洲,洲外則很少見到奇峰怪石,九曲已經了到了盡頭。九曲溪北最引人注目的是靈峰,它聳峙于九曲之.尾,平時白云繚繞,使人感到好似一座虛無縹緲的海上仙山。靈峰北有一個巖洞,名極樂國,不過極難攀登,游人需伏身蛇行,方能進人洞中,勇敢者可勉力一試。靈峰前一派平疇沃野,山水相接,使人眼界豁然開朗。宋人朱熹有詩云:“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