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元岳、柴岳,漢代曾稱常山,座落在山西省渾源縣境內,海拔2017米,高度僅次于華山,有“塞北第一山”之譽。據記載,四千多年前,舜巡狩四方,北至恒山,見奇峰聳立,山勢巍蛾,逐封其為萬山之宗主,稱北岳。
恒山東北至西南走向,為桑干河與滹沱河之分水嶺。它西控雁門關,東跨冀北平原,南接五臺山,北臨大同盆地,綿亙一百五十公里。其主峰分東西兩側峰,東為天峰嶺,西為翠屏山,雙峰對峙,遠望如兩扇倚天巨門,中間的門道便是游覽恒山的必經之處金龍口。
金龍口為出入恒山的大門,它兩旁奇峰插天,犬牙相錯,兩崖對峙,最窄處不足三丈,抬頭僅見一線天光。谷有小溪,溪中流水似一條奔騰的金龍,縱穿關隘,一瀉而出,形成了勝似龍門,雄比劍閣的絶塞天險。徐霞客當年游歷至此,驚嘆道:“伊闕雙峙,武夷九曲,但不足以擬之。”古人有“高排石壁是雙闕,孤聳危峰接九霄”之句來描繪它。如此險要的雄關險隘,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宋代名將楊業父子,曾在峽谷兩側修箭樓炮臺,抵御遼國入侵3早在北魏時期,魏道武帝拓跋珪曾發兵伕萬人,在此劈山修筑棧道。在峽谷最窄處,還修過一座連接東西兩峰的高空飛橋,稱之閣虹橋。石壁上至今還留有當年修棧道時鑿的行行方窟和“云閣”兩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