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概況:
杭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省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鈕,中國最大的經濟圈——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杭州經濟發達,有“錢塘自古繁華”之稱,經濟總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位,經濟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大中城市前十位。 全市面積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3068平方千米。總人口660.4萬人,其中市轄區409.5萬人。轄8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57個街道、110個鎮、39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678個社區、65個居民區、3666個行政村;其中市轄區共有44個街道、49個鎮、3個鄉,597個社區、4個居民區、807個行政村。
轄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蕭山、余杭8個區,臨安、富陽、建德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以香樟為市樹,桂花為市花。
杭州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兩千多萬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擁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
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情萬種,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泉等最為著名。“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資源狀況: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庫占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城而過。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屬浙西中低山丘陵,東北部屬浙北平原, 江河縱橫,湖泊密布,物產豐富。杭州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之美譽。
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5℃,平均相對濕度69.6%,年降水量1139毫米,年日照時數1762小時。杭州生物種類繁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13種,二級保護動物有55種,二級保護植物有13種。全市平均森林覆蓋率為62.8%。礦產資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屬和金屬礦床。臨安昌化出產一種世界罕見的雞血石,為收藏石和圖章石中的珍品。
旅游資源:
杭州擁有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名勝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清涼峰自然保護區;五個國家森林公園—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和青山湖森林公園;一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全國首個國家級濕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杭州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個、國家級博物館5個。全市擁有年接待1萬人次以上的各類旅游景區、景點120余處。目前杭州正在以“三江四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為重點發展觀光游,以把西博會打造成世界級會展品牌為目標發展會展游,以舉辦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會為契機發展休閑游,形成觀光游、會展游、休閑游“三位一體”的新格局。
杭州特產:
絲綢杭州絲綢一向全國聞名。織錦緞色澤鮮艷,綢紋細膩,富有彈性,素有“天上云霞,地上鮮花”的美譽;古香緞圖案取意悠遠,四季花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個個透著純熟的中國特色,并且綢緞質地良好,軟而不疲;真絲綃透明潔凈,薄如紙,輕如毛,手感滑爽;真絲雙縐,柔軟爽滑,平經縐緯,觸感非常舒適。
龍井茶葉早在唐代,陸羽便于《茶經》之中提及杭州茶葉。歷史上西湖龍井向來有:“獅”、“龍”、“云”、“虎”四個類別。如今以茶葉產地相區別,歸結為了“獅”、“龍”、“梅”三個品類。龍井茶產地獨特,優良的氣候條件為龍井茶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外力,同時,細致的加工也是構成精品龍井茶的不可或缺的條件。加工分為分“青鍋”和“輝鍋”兩個工序,其間不經任何揉捻,保證了茶葉的天性。一般而言,龍井茶葉采摘需要6個小時,炒制需要4個多小時,這才方顯龍井茶之精妙。西湖龍井,色澤透綠,綠中又襯有黃色。茶葉形狀扁平、光滑,沖泡之后,顆顆懸于水中,芽芽直立,茶香持久,茶色碧綠明亮,滋味甘醇。
天竺筷取自天竺山一帶的細竹制成,質地良好。竹筷散發著淡淡竹香。筷身上往往印有妙筆丹青,既美觀又實用,洗滌非常方便。
昌化山核桃又稱昌化小胡桃,天目山區臨安縣昌化、于潛,淳安縣臨岐、唐村等地。核桃皮厚且堅硬,果肉香嫩,香脆可口,營養價值非常高,有補血、補氣和化痰等功效。
杭菊又名杭白菊,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杭州的名產之一,與安徽滁菊、河南鄧菊齊名。杭菊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古代曾用作貢品。桐鄉縣是杭菊的主要產地,這里所植杭菊品質最佳,有湖菊、大洋菊、小洋菊、大湖黃等品種。采用鮮白菊蒸煮景干,以開水沖服,水色呈淺綠,清香四溢,其味微甘,可以代茶,有解暑降溫、清肝明目、提神、利尿的功效。
真絲綃薄如蟬翼,細潔透明,織紋清晰,綢面平挺,手感滑爽,柔軟而又富彈性,在國際市場很受歡迎。
徑山香茗產于余杭縣徑山,至今已有1000多年栽培歷史。徑山茶外形細嫩有毫,色澤翠綠,香氣清雅,滋味甘鮮,飲后頗有回味。宋、元時與天目茶齊名,并列“六品”。徑山僧常舉行茶宴,接待游方高僧和顯貴。
西湖綢傘選取杭州名產絲綢為傘面,繪畫多以西湖風景為主,兼及古代仕女,翎毛花卉,色彩鮮艷,美觀大方,雅俗共賞。傘頭傘柄也有多種造型,裝飾考究,富有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被譽為西子湖畔的一朵鮮花。品種除日用綢傘、彩虹綢傘、兒童綢傘外,還可定制各種規格的野外測繪傘、攝影傘、海濱傘、公園傘、雜技傘、舞蹈傘等。
古香緞系采用古色古香的四季花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和山水風景等圖案表現藝術效果的產品。它與人絲織錦緞風格各異,競秀爭妍。由于富有彈性,挺而不硬,軟而不疲,是婦女做西式睡衣等用緞和裝飾用綢的理想織物。
真絲雙縐這是優質薄型縐類織物,平經縐緯,柔軟滑爽,外觀優美,是高級夏令衣料,用以制裙衫襯衣,文靜典雅,華貴大方。
天目云霧亦稱“天目青頂”,產于天目山區高峰之上,以“頂谷”和“雨前”為最佳。其外形緊結成條,葉質肥厚,芽毫顯著,色澤深綠,滋味鮮爽,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凈,茶葉朵朵可辨。
張小泉剪刀鑲鋼均勻、磨工精細、剪切鋒利、開合和順、手感輕松為主要特點。在清朝乾隆年間即被封為御用剪刀。
杭州刺繡又稱杭繡、古繡,杭繡源于漢代,分為“宮廷繡”與“民間繡”兩類。“宮廷繡”專為皇室成員繡各種華麗服飾,“民間繡”繡官服、被面等民用裝飾物品。清初民初,杭繡仍盛而不衰,城內后市銜、粥教坊、天水橋一帶有刺繡作坊近20處,擅長刺繡的手藝人多達二三百人,杭繡規模宏大,杭州城內刺繡手工業者多達300余人。杭繡種類多樣,刺繡手法精湛,刺繡針法頗有講究,且分門別類為十余種。繡品金碧輝煌,針絲細密,層次分明,圖案緊湊、美觀,多為民間龍鳳形象,繡品整體古色古香,超凡脫俗。各類繡品之中,以盤金繡、包金繡等最為珍貴。
都錦生織錦織錦是指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成品富麗華貴、色彩斑斕,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贊之為“天上取樣人間織”。今日的花色品種已達到千種以上,西湖風景、桂林山水皆可織入畫面,珍禽異獸栩栩如生,名人書畫可以再現。
美色杭州:
杭州的精華無疑是在西湖,西湖之勝不在自然,而在人文,更在湖水浸潤出的無數詩詞歌賦、古今傳奇。上千年的經營將西湖變成一座精致的園林,長堤漫步、水榭憑欄,隨處皆可吟詠兩句古詩,引出一段典故,山水頓時生色。
西湖風光:蘇堤春曉 虎跑夢泉清河坊靈隱寺-飛來峰
曲院風荷 雙溪竹海 六和塔 孤山白堤
暴走杭州:
說“暴走”也許有點不大合適,古典如杭州,是不能以疾風掃落葉的方式去了解的。然而要不錯過杭州的每一分秀色,卻沒有別的法子,你只有親自一寸一寸去丈量。
尋花問柳,騎游西湖之心
以登山的名義看杭州
閑適杭州:
“天堂”中不僅有美景,更有無盡的閑情逸致。獨自一人,不妨在西湖天地選個看得到風景的角落,點一杯咖啡、讀幾頁書;三兩知己,可以到梅家塢、龍井或隨便哪個湖邊茶座悠閑地品品新茶、聊聊天;夜晚是酒吧的天下,安靜的、熱鬧的、爵士的、重金屬的,杭州酒吧以無窮選擇滿足著各色人等。
時尚街區:西湖天地 人氣酒吧
饕餮杭州:
守著西湖,永不缺鮮魚活蝦、嫩藕紅菱,信手拈來精心烹調,杭幫菜清爽鮮美的名聲就傳遍了大江南北。能讓杭幫菜成為一種文化的可不僅是色香味,更是美食背后的一段段典故。望著西湖,聽著故事,嘗著美味,真是一頓名副其實的文化大餐。
名店:經典名菜館特色美食街
名菜:西湖莼菜湯 宋嫂魚羹西湖醋魚東坡肉 龍井蝦仁
小貼士:現在上海市民在杭州旅游可以辦理杭州公園IC年卡,方便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