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時間:
始建于中王國時期第十二王朝(約公元前 1991 - 1783 年),但真正把神廟擴建成大致上今天規模的,仍是新王國時期、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570 - 1090年)的那幾位法老王。之后直到羅馬統治初期仍有擴建,但只屬于小規模的增建和修筑。之后直到羅馬統治初期仍有擴建,但只屬小規模的增建和修筑。歷史:
據說共有81322名工匠、祭司、衛士、農民人為建造卡納克神殿這座神殿付出了汗水。法老們遠征的戰利品和劫掠的錢財為神殿的建造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獎金來源。數代法老參與了大殿的建造,其中阿蒙諾菲三世建造了中殿的12根大柱,用以支撐眾多的柱楣。拉美西斯一世開始對大殿進行裝飾,一直延續到塞地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時代。在卡納克神殿前還遺留著一座圖特莫斯一世的方尖碑。據說這里原來有一對,另外一個現在已經不知去向。神殿的西北角還有一個長120米的圣湖,據推測原來這里是用來給阿蒙諾菲斯三世建造靈堂。圣湖湖水清澈,水中可以看到神殿的倒影。
結構:
卡納克神殿(Karnak Temple)是底比斯最為古老的廟宇,由磚墻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間的部分是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積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約有30公頃,是獻給太陽神阿蒙的,左側的是獻給Monru神的,占地2.5公頃;另一側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形為禿鷲的Mut女神,現尚未發掘。
特點:
卡納克神殿因為其浩大的規模而揚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撐的寺廟。形象地說,卡納克卡納克神殿圖片神殿的體量可以裝下一個巴黎圣母院,占地超過半個曼哈頓城區。卡納克神殿的大柱廳,寬102米,深53米,在這個廳中豎有134根13米至23米高的柱子。柱頂為開放的紙莎草花,周長為15米,可容納50個人在上面站立。想象一下,這些石雕彩繪的大柱已經在這里站立了幾十個世紀。整座大廳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創造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置身其中,人們不禁感到自身的渺小。
【五一】摯愛珊瑚海-埃及一地8日(開羅+紅海+盧克索開羅升級一晚洲際酒店MS上海往返)
¥119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