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腳步,在古老而悠長的十全河畔喝上一杯現磨咖啡,聽幾曲復古的懷舊音樂,享受一段曼妙輕松的慢生活。在這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巷里,十幾家私家咖啡館構筑的慢生活圈,正在以一種與眾不同的姿態,靜靜地守候在那里,等待“知道如何享受生活”的客人的到來。
大隱隱于市,悄然出現的慢生活圈
如果你是一個“窮忙族”,已經厭倦了那種整日忙得“腳打后腦勺”而又不知道該去哪里尋找寧靜的生活,不妨移步十全河畔,走進那些隱藏在民宅里的私家咖啡館或會所里,享受一段難得的慢生活。在這段幾千米長的小巷里,12家不同風格的私家咖啡館所構筑的“慢生活圈”,足以讓你的身心在香氣四溢的咖啡和曼妙的音樂里得到放松。
如果不是朋友的極力推薦,這個在圈內已經小有名氣的“慢生活圈”仍不為我所知,盡管這個慢生活圈幾乎就在身邊。華燈初上的傍晚,穿過蘇州飯店對面的一座石拱橋,我們來到了十全河北岸,一條安靜的臨河小巷。
記得四五年前經過這里時,小巷還顯得有些破敗,但現在這里平整的石板小路,粉刷一新的沿街建筑,還有正在盛開的櫻花,構成了一道幽美的風景線,而那些頗具特色的私家咖啡館就像一顆顆珍珠,串在這條臨河小巷上,等著我們去一一發現。
朋友去過多次,找起來自然輕車熟路。橋的轉角不遠處就有一家私家咖啡館,名叫“Bugis”,店招不是很顯眼,但里面卻別有洞天。老板是一位80后,和同齡人一樣,濃濃的懷舊情感在這個小小的民宅里得到充分體現,書架上的彈跳青蛙玩具,墻角的插卡式游戲機,讓人仿佛回到了80、90年代。幾位年輕人正在店里悠閑地喝著現磨的咖啡,毫無拘束地聊天。與“Bugis”相隔不遠的還有在圈內小有名氣的啡舍,浪漫的格調,輕柔的音樂,還有那令人羨慕的露天電影院,這里的一切都和匆忙無關,一臉輕松的年輕人坐在角落的柔軟沙發里,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望著窗外的夜景,享受的是一份令很多人向往的慢生活。在帶城橋下塘和滾繡坊,這樣的私家咖啡館還有不少,雖然風格迥異,但所表達的主題卻驚人地一致:拒絕繁忙,享受寧靜,享受慢生活!胺路鹗窃谝灰怪g,這里就聚集了這么多私家咖啡館”。朋友告訴記者,去年這里還只有四五家私家咖啡館,但一年后,這里的私家咖啡館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2家。儼然形成了一個慢生活圈。每當晚上和周末,大批的年輕人都會躲進這個慢生活圈,享受著屬于自己的愜意時光。有意思的是,這些私家咖啡館的老板大多數都是80后,有的甚至是85后。
私家咖啡館,享受慢生活的“驛站”
在十全河畔,每一家私家咖啡館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到各自的特點。因為篇幅的原因,我們只能選取幾家有代表性的咖啡館介紹給大家。
私家咖啡館之啡舍
地點:十全街東吳飯店西側吳衙場巷內
特色:忘不了的自家咖啡館
啡舍坐落在吳衙場入口處,傍水而立,右墻垂滿爬藤,與繁華的十全街一河之隔,坐在臨河靠窗的位置,春日午后暖暖的陽光便傾瀉在濃香四溢的咖啡杯里。身處幽靜寧謐,偶爾抬起頭,外面是車來車往,熙熙攘攘的人群。想到卞之琳的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此時,“別人”和“你”應該是統一的。
大廳里永遠只有浪漫和溫馨。歲月沉積了一群用咖啡畫出的音符,在空氣中伴著爵士樂輕揚,香溢四周。女老板小嚴是個溫和的蘇州女子。追求品位和情調的她兩年前辭掉工作,受北京好友的影響,開了自己的咖吧。留給自己更多的空間,留給“小資們”更多的心滿意足,也留給吳衙場更多的契機和啟發。兩年來,小巷內12所私家咖啡館,在它不經意的引領中,成長起來。
作為啡舍的常客和會員,英和其他會員一樣,擁有屬于自己的專屬會員杯。她說她喜歡啡舍,這里的每個角落都在訴說一種小布爾喬亞的云淡風輕。坐在通亮的院子里喝純粹的牙買加黑咖啡,讓濃香與甘酸混合的味道蔓延全身。捧一本雜志,任時間在手指間緩緩流淌過去。放松后靈魂飄渺的絲絲倦意,讓你什么都不想去思考,細數旁邊片片梧桐葉在微風中飛舞。她說她在等晚上的爵士樂演出,在啡舍的音樂和咖啡里,買醉周末的狂歡。應了店的宗旨:啡舍,自家的咖啡館。
這里人氣很旺,門可羅雀但沒有人吸煙。因為香煙會影響咖啡的味道,因此嚴和所有咖啡愛好者一樣,對咖啡品質的精益求精讓啡舍成為為數不多的禁煙咖吧。樓上樓下,客人走了又來,來了又走。來來回回往返于太平洋兩岸的老外,到了蘇州就要來看看啡舍,找找自己的會員杯還在不在。它已經成了一種情結,一份牽掛。
私家咖啡館之Bugis
地點:吳衙場39-1
特色:小巧中看精致而懷舊的生活
循著吳衙場小巷樸素而儒雅的橘光,不覺已停在名叫“Bugis”的水吧門口,而窗框上叮當懸掛的彩色酒瓶背后,是逍遙與個性的完美融合。
水吧取了個洋氣的名字,但入店環顧左右,其實風格還是念舊的。古樸的紫檀木家具,印花靠墊的手工藤椅,墻上泛黃的褶皺照片……這些當然是不夠的。俯下身去,插卡式游戲機仍能喚起當代潮人對昔日時尚的追憶。找個沒人打擾的角落,三五好友慵懶地席地而坐,不好意思卻又不約而同地沉醉在大富翁的青蔥過往。信手拈來,觸手可及的是洋畫,彈跳青蛙和鐺啷啷的撥浪鼓,勾起的是對兒時的美好回憶。
久居都市的年輕人是不喜歡鬧的。一本書,最好要格調高雅的書;一盞茶,最好要沁人心脾的新茶,加起來,對于客人來說便是一個極其奢華的天地。簡易書架臨墻而立,醒目位置擺著一套幾米親筆簽名的漫畫作品。夕陽西下,臨窗而倚,四月天柔情的霞光,透過窗欞照在身上,心里升起一股說不出的愜意。
這家水吧不放音樂,也許小巷深處傳出的自行車鈴,青石板上噠噠的腳步聲,本身就是再好不過的背景音樂。戀舊的年輕人或是好奇的老外,走進這家深院幽閣般的水吧,各取所需,鬧中取靜之地品味精致蘇州;腥淮笪颍耆缙涿癇ugis”懷舊的背后是一份淳樸的浪漫。
私家咖啡館之SoloCafe
地點:帶城橋下塘1號
特色:在這里,只能找到關于咖啡的一切
噴香撲鼻的咖啡,別具匠心的DIY設備,系統明確的制作理念,讓追求咖啡品位的“小資們”記住了別具一格、僅限咖啡的Solo咖啡館。
說它鬧中取靜,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不過三四分鐘的路程,十全街的繁華和迤邐便盡收眼底,而它,卻偏偏隱居在幽遠靜謐的帶城橋下塘。小咖啡館兩面臨河一邊靠橋,推開窗戶便是“人家盡枕河”、“水港小橋多”。
咖啡館是簡約明快的后現代風格。找不到花里胡哨的墻貼,看不到新奇精巧的玩具,屋頂懸掛的精美的寶蓮燈,居然是老板自己制作的;整齊的書架,滿足了香濃奶咖之外還需精神食糧慰藉的閱讀者。
老板殷是個敏行訥言,衷情于咖啡研究的IT青年。一個“搞網絡的”人,機緣巧合,開辦了個名為“咖啡•家”的論壇(BaristaCn.Com),于是一腳踏進了咖啡圈。如今,他也想把獨特的咖啡文化沖泡進魚米之鄉的姑蘇。
令人驚奇的是,吧臺后一臺意式咖啡機居然是殷與網友自行研制、手工打造的杰作。殷半開玩笑地說,它應該屬于一個三無產品,但每一顆螺釘,每一個零件都記錄下他對咖啡的一往情深。
洗凈手,抓一把暗紅色咖啡豆撒進機器,細沙一樣的粉末從中緩緩流出。投入鍋爐手柄,與92度熱水“相擁而泣”,兩小股棕色液體伴著一股愉悅的烘香味淌入白色陶瓷杯。滿屋彌漫著一股咖啡的香味。
咖吧主人仿佛就沒打算小館子能客似云來,也沒有過多宣傳。但來自全國各地的咖啡愛好者們卻總會尋找到這里,向他請教關于自制咖啡的一些知識。而他總是耐心的給予免費的解答。在這里,店里的每一顆咖啡豆、每一個杯子、每一件飾物、每一句關于咖啡的交談,都讓人感到這是他們為咖啡而打造的世界。
私家咖啡館之老友記
地點:滾繡坊17號
特色:水吧中的二外世界
“老友記”的成立無疑給滾繡坊增添了新的活力。初次造訪,正值開業第一天。店如其名,十幾平方米的空間里簇擁著網絡聚會的朋友。這里是年輕人的天下。店主小胡就是個剛大學畢業,聰明靈秀的"85后"女孩。
還沒推開門,小胡便熱情地出來迎接。修身黑色小西裝顯得精干而有品位,學對外漢語專業的她對英語、日語、韓語、法語都小有精通,靈機一動,便把二外培訓作為水吧的主題。
"老友記"與外語培訓機構合作,請中外籍語言培訓師進入水吧講課。教室安排在二樓,小白板,大圓桌,紅坐墊構成了學習者的樂園,簡單而溫馨。和氣的日語老師在圓桌前比劃著什么,然后又在白板上寫寫畫畫,原來在介紹日本"千葉"木偶的歷史。課間小胡輕輕地走進去,恭敬地遞給老師一杯熱茶,就這樣,飲料和語言在這里找到了緣分。想學二外但不喜歡培訓機構那規整和程式化教學的時尚達人,不妨來"老友記"坐坐,選好課程輕輕松松報個名,便開始其樂融融的小班教學。時常一陣濃郁的咖啡香沁入心脾,又給學習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和遐想。
在這里,各種形式的外語沙龍和讀書交流會讓你體會"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輕松愉悅,悠然自得。約束和等級是不存在的。學員是朋友,老師是朋友,店主也是朋友。學習之余,聊聊天,手捧奶茶談談生活,也是一種愜意。
都市慢生活圈,形成并非偶然
任何一種事物的出現都有其原因,十全河畔出現的慢生活圈自然也不能例外。“慢生活圈的形成其實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需求!碧K州水悅心理咨詢中心的一位心理咨詢師說:“工作之余能有一個放松的去處,是很多人的愿望,這也是為何各種私家會所以及自駕游等娛樂休閑方式越來越火爆的原因之一”!奥钊Φ男纬杉扔行睦砩系脑,也有客觀因素在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滄浪區雙塔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躍認為:“十全河北岸的小巷有著地理和人文底蘊等方面的諸多優勢。吳衙場、滾繡坊以及帶城橋下塘緊鄰十全街,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穿過小橋就能走進這些小巷,地理位置上優勢明顯。小巷里還有江南織造府以及諸多名人故居等,人文歷史底蘊深厚。 ”
不過,直接導致十全河畔一兩年內出現十幾家咖啡館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幾年前進行的街巷整治。楊躍說:“街巷整治后,小巷鋪設了青石板,沿街的民宅也進行了粉刷修葺,雜亂的電線進行了地排處理,沿河的餐飲店專門鋪設了排污管,另外還在小巷里增加了一些綠化小品,使小巷的整體環境得到了很大提升。除了硬環境改造外,街道還允許周邊居民在符合產業導向的條件內破墻開店,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
采訪中楊躍還告訴記者,為了充分發掘十全河附近的旅游休閑資源,街道還將繼續對吳衙場、滾繡坊以及帶城橋下塘進行產業上的引導,將其打造成”風情休閑一條街“,倡導一種時尚健康的“慢生活”。
文章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