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憑想象,你永遠無法觸摸到毛里求斯的真容。它擁有著一張典型的非洲面孔——熱烈奔放,骨子里卻透露著法國的浪漫、英國的優雅和印度的嫵媚。2040 平方公里的島國上,100 多萬黑、白、棕、黃各種膚色的毛國人共享著一望無際的白沙碧海,不同文化在此交融撞擊,迸發出絢爛的火花和生機。它又是上帝的寵兒,年復一年,這個小島永遠陽光燦爛,藍天白云。遠眺是湛藍深邃的大海,回眸看印度洋上最后一抹嫣紅的霞光,此時你所能感受的,唯有純凈與美好。
毛里求斯離中國不算太遠,但班機很少,中國內地沒有直飛航線,從香港過去每周只有2 個航班。從香港機場轉乘毛航班機,飛過胡志明市、馬爾代夫,飛越印度洋,10 小時,到達毛里求斯普萊桑斯國際機場。
我們到達普萊桑斯機場已近子夜,旅客不多,局促的國際機場顯得冷冷清清。大概是落地簽證的緣故,每個入境的旅客,都會被入境官員問到一些問題,有的還會被要求出示在毛國期間的旅費。那可是當著入境官的面,你得掏出荷包,一五一十地點清你帶來的現鈔,以確保在此期間不用打工可以旅行。即使持歐洲護照也未能幸免。排隊入關的人不多,但是速度極慢。
取了行李走出機場,卻意外地受到了熱忱歡迎,毛國姑娘給我們帶上花環,再喝一杯香氣四溢的紅茶,所有長途飛行帶來的疲憊頃刻煙消云散,剩下的全是新奇與興奮。
多元文化帶來獨特魅力
毛里求斯是個亞熱帶海島國家,全年只分雨旱兩個季節,地貌地質氣象自然資源都很簡單。但自1505 年葡萄牙人馬斯克林登上該島以后,幾百年來,毛里求斯先后被荷蘭、法國、英國占領統治,直到1968 年才正式宣告獨立。
上下幾百年,一批批來自美洲、非洲和印度的奴隸與勞工移民為毛里求斯島的墾殖和開發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今天毛國擁有各色風格的建筑和各種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語言的特點奠定了基礎。這一曲折獨特的歷史沿革,造就了毛里求斯多元文化的魅力。在2040平方公里的島國上,100多萬黑、白、棕、黃各種膚色的毛國人和睦友好,城市里東方寺廟和西方教堂相鄰而建,印度的神廟也隨處可見。
英語是毛國官方語言,當地人普遍使用法語和克里奧爾語—一種法語與當地土語融合后的語言。當地人的法語比英語說得更流利。
制衣業和蔗糖業是毛里求斯兩大傳統經濟支柱。毛里求斯90% 的耕地種植甘蔗,一眼望去,到處可見大片大片的甘蔗地,F在,毛國為了探索出自己的發展道路,政府花大力氣把制衣業外延,打造成出口加工業,今年還計劃和國際時裝品牌共同舉辦第一屆時裝展;同時政府更是全力發展國際旅游業和金融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