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巴仔即"圣約瑟教堂"和"圣約瑟修道院"。它們與圣保羅教堂一樣,都是羅馬教庭為在東方發展和傳播天主教而建立的。因建于圣保羅教堂、也就是"大三巴"之后,所以統稱為"三巴仔"。
三巴仔是意大利耶穌會神父創辦的,據記載,在1657年,澳門就已經有了三巴仔,而今日人們所見該基石上所刻的1748年,則是重建時間。三巴仔教堂內收藏有多件早年羅馬教庭在遠東地區置留的文獻古物,諸如圣方濟的臂骨以及當年的油畫等,其藏書樓雖經歷過火災劫難,但值得慶幸的是所藏之物基本保存安好。
圣約瑟教堂的后院有一株已有數百年樹齡的古樹,其園周長將近11米,令人稱奇。教堂鐘樓上有6個不同音韻的大鐘,所奏出的音樂美妙悠揚,悅耳動聽。
圣約瑟修道院在葡萄牙帝制時代為皇家教育學院,現在所見到的新式外觀,是本世紀60年代改建的。與大三巴一樣,三巴仔也是澳門的游覽觀光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