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桂林市西北部,因洞口有蘆獲草,且這種草可做笛子而命名,由細山、濰嶺、芳連池組成,是桂林著名風景勝地。其洞內鐘乳石、石筍、石柱、石花等琳瑯滿目,多彩多姿,組成了形式多樣的神奇絕妙的景物,被譽為“天然藝術宮”。
蘆笛巖裂較多,巖洞寬敞,鐘乳堆積物遠比七星巖規模巨大。如果說七星巖是我國巖溶地形分布區中最突出的巨大巖溶洞,其景色中外聞名的話,那么蘆笛巖則是更加美麗,更加神奇的“新的童話世界”。
洞內由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掏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天然雕進洞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奇幻多姿的“獅嶺朝霞”。遠處,群山疊起,古木蒼翠,一條石筍似雄獅挺立,滿天彩霞映照著嬉戲的群獅。壁后,有石乳高懸,婉如羅帳,網絞如紗,閃爍生光。前行有“白雪”覆蓋的“青松”,有形象逼真的“蘑菇”,看了胖墩墩的“雪人”和鮮嫩的“瓜菜”之后,來到一個比較開闊的地方。這里有一組巨大的石筍,象一座長滿奇花異草的錦繡山,滿山盛開“雞冠花”,之旁還有“盤龍柱”,又象一座盤繞金龍的寶塔,所以也叫“盤龍寶塔”。